时间: 2025-05-10 07:3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7:50
原文展示: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白话文翻译: 秋风萧瑟,吹过洛川的渡口,水色碧绿,沙滩寒冷,白鹭在空中飞翔。水波之上,人们正在砍伐树木,准备做成梁木,夕阳下,砍柴的人下山归去。山头上,九月已经积雪一尺深,山民只能燃烧木柴来取暖,当作衣物。贫瘠的田地收成微薄,妇人和孩子都在饥饿中,年底的严寒如何能够度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张耒是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这首诗描绘了秋风中的洛川景象,通过具体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苦生活和面临的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洛川渡口的生动画面。诗中,“秋风萧萧”开篇,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与“水碧沙寒”相呼应,形成了冷清的自然环境。白鹭的飞翔,增添了一丝生机,但随后的“波头伐木”和“落日樵苏”则揭示了人们的辛勤劳作。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山头九月雪一尺”和“山民燃薪当襦裤”的描写,展现了山民的贫困和无奈。最后两句“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更是深刻地反映了农民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秋风萧萧”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水声 C. 鸟声 答案:A
“山民燃薪当襦裤”中的“燃薪”指的是什么? A. 燃烧木柴 B. 燃烧衣物 C. 燃烧食物 答案:A
诗的最后一句“岁晚苦寒安可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无奈 C. 喜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