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池

《东池》

时间: 2025-05-07 21:02:59

诗句

东池秋水清,历历见沙石。

枯荷半倒折,风起鸣摵摵。

悠悠岸边菊,灼灼好颜色。

芬芳人不知,寂寞聊自得。

寒蛩白日啼,晚叶霜余赤。

无人野竹繁,积雨平桥侧。

嗈嗈云间鸿,岁晚霰雪迫。

乘闲辄独游,官闲幸无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2:59

原文展示

东池秋水清,历历见沙石。枯荷半倒折,风起鸣摵摵。悠悠岸边菊,灼灼好颜色。芬芳人不知,寂寞聊自得。寒蛩白日啼,晚叶霜余赤。无人野竹繁,积雨平桥侧。嗈嗈云间鸿,岁晚霰雪迫。乘闲辄独游,官闲幸无责。

白话文翻译

东池的秋水清澈,清晰可见底部的沙石。枯萎的荷花半倒折着,风吹过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岸边的菊花悠然自得,色彩鲜艳。它们的芬芳无人知晓,寂寞中自得其乐。寒蛩在白日啼叫,晚秋的叶子在霜后变得赤红。无人的野竹丛生,积雨在平桥旁。云间的鸿雁嗈嗈叫着,岁末时霰雪逼近。趁着闲暇时常独自游览,庆幸官职清闲无责。

注释

  • 历历:清晰可见。
  • 摵摵:形容风吹枯叶的声音。
  • 悠悠:悠闲自得的样子。
  • 灼灼:形容色彩鲜艳。
  • 寒蛩:寒蝉,秋天的蝉。
  • 嗈嗈:形容鸟叫声。
  • 霰雪:小雪珠,这里指即将到来的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东池秋日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东池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水的清澈、枯荷的萧瑟、菊花的鲜艳、寒蝉的啼叫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中的“芬芳人不知,寂寞聊自得”一句,更是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池秋水清,历历见沙石:开篇即点明地点和时间,以“清”字形容秋水,给人以清澈透明之感。
  2. 枯荷半倒折,风起鸣摵摵:描写枯荷的萧瑟景象,风声的描写增添了秋日的寂寥感。
  3. 悠悠岸边菊,灼灼好颜色:菊花悠然自得,色彩鲜艳,与枯荷形成对比,增添了生机。
  4. 芬芳人不知,寂寞聊自得:菊花的芬芳无人知晓,诗人却自得其乐,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情怀。
  5. 寒蛩白日啼,晚叶霜余赤:寒蝉的啼叫和晚叶的赤红,进一步加深了秋日的氛围。
  6. 无人野竹繁,积雨平桥侧:野竹的繁茂和积雨的景象,增添了自然的野趣。
  7. 嗈嗈云间鸿,岁晚霰雪迫:鸿雁的叫声和即将到来的霰雪,预示着岁末的寒冷。
  8. 乘闲辄独游,官闲幸无责:诗人趁着闲暇独自游览,庆幸官职清闲无责,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枯荷半倒折,风起鸣摵摵”中的“鸣”字,赋予风声以生命。
  • 对比:如枯荷与菊花的对比,突出了秋日的多重景象。
  • 象征:如菊花的芬芳象征着自然的美,而“寂寞聊自得”则象征着诗人的超脱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东池秋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清澈透明,象征着纯净和宁静。
  • 枯荷:萧瑟、寂寥,象征着秋日的衰败。
  • 菊花:鲜艳、芬芳,象征着生机和自然美。
  • 寒蛩:秋日的蝉,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野竹:繁茂、自然,象征着野趣和宁静。
  • 鸿雁:岁末的象征,预示着寒冷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枯荷半倒折,风起鸣摵摵”中的“摵摵”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水声 C. 鸟声 D. 虫声

  2. 诗中“芬芳人不知,寂寞聊自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自得其乐 C. 忧郁 D. 愤怒

  3. 诗中“嗈嗈云间鸿,岁晚霰雪迫”中的“霰雪”指的是什么? A. 大雪 B. 小雪珠 C. 霜 D. 冰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日的宁静景象,与张耒的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东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情怀,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隐逸山林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江村晚眺 满江红·赤壁怀古 元夕午门赐观灯(二首)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二首) 早发禽胡山 次归化甸 誓师毕随驾回营中马上赋 早发兴和 次万全 次怀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裙风带 言字旁的字 朱盘玉敦 油嘴狗舌 疋字旁的字 青山不老 莫此之甚 云火 匕字旁的字 曛暖 包含般的词语有哪些 流星掣电 氏字旁的字 油回磨转 礁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