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5:37
吊从甥
作者: 刘商 〔唐代〕
日晚河边访茕独,
衰柳寒芜绕茅屋。
儿童惊走报人来,
孀妇开门一声哭。
傍晚时分,我在河边探访孤独的你,
衰败的柳树和寒冷的杂草围绕着茅草屋。
孩子们惊慌地跑开,去告诉人们来访的消息,
寡妇开门,悲声哭泣。
本诗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孀妇”一词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表现失去亲人的哀痛,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一形象,渲染出悲伤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场景。
刘商,字元之,号子华,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多以抒情见长,尤其善于表现离别与思乡之情。
本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时刻,可能是为了悼念离世的亲人或朋友,表达对死亡的无奈与哀伤。在唐代,社会动荡和战乱使得人们常处于生离死别的境地,诗人借此表达对逝去生命的追思和哀悼。
这首《吊从甥》通过描写傍晚时分的静谧与孤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对亲人的怀念。开篇以“日晚河边访茕独”引入,既设定了时间和地点,又传达出一种孤单的情绪。接着“衰柳寒芜绕茅屋”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凄凉,衰败的柳树与杂草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逝去。第三句“儿童惊走报人来”则是突发的变化,孩子们的跑动与惊恐,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消息可能是悲伤的。最后一句“孀妇开门一声哭”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寡妇的哭声是对失去亲人的直接表达,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同情和哀伤。整首诗通过简练而生动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使人感同身受。
日晚河边访茕独:
衰柳寒芜绕茅屋:
儿童惊走报人来:
孀妇开门一声哭: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离死别的悲痛,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伤。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此类事件时的无奈与悲哀。
诗中提到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繁华
B. 凄凉萧索
C. 宁静祥和
D. 隆重喜庆
诗中的“孀妇”指的是?
A. 年轻女孩
B. 失去丈夫的女人
C. 有孩子的母亲
D. 祖母
诗中儿童的反应是什么?
A. 高兴地跳舞
B. 惊慌地跑开
C. 安静地玩耍
D. 整齐地排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