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6:29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其三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
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
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馀。
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温公的悼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年轻时努力学习,到了中年才得以成就,写下自己的著作。为了扶持国家,他放弃了田耕,投入到政务中去,反对那些无所作为却又自夸的人。取得成就后,他并不愿意去讨论晚年的事情,更不愿意留下什么遗产。因为他心中只有对国家的忧虑,不敢去爱惜自己的小家。
陈师道,字宗道,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对于古典诗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这首诗是为了悼念温公(温韬),他在历史上是一位有着卓越贡献的丞相。诗作的产生反映了作者对温公的敬仰,以及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同时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温公的崇高敬意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开头的“少学真成己”点明了个人奋斗的主题,暗示了温公在年轻时的努力与拼搏。接着“辍耕扶日月”,让人感受到温公为了国家舍弃私利,投入到政治事业中去的无私精神。
诗中提到“得志宁论晚”,展现了温公不愿意在成功后讨论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反映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最后一句“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则强烈地传达了温公对国家忧虑的心情,显示出他在追求理想与责任之间的抉择。这种对家国情怀的深切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温公的追悼,以及对个人成就与国家责任之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高尚的家国情怀和不求名利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辍耕扶日月”,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放弃家庭生活,献身于国家
B. 继续耕作
C. 追求个人名利
D. 讨论晚年生活
作者对温公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崇敬
C. 忽视
D. 反对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失望
答案:
对比陈师道与陆游的作品,两者在家国情怀上均有深刻的表达,但陈师道更注重个体的责任与奉献,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沦陷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