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其三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7-28 11:00:44

诗句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

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

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馀。

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00:44

原文展示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其三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
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
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馀。
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温公的悼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年轻时努力学习,到了中年才得以成就,写下自己的著作。为了扶持国家,他放弃了田耕,投入到政务中去,反对那些无所作为却又自夸的人。取得成就后,他并不愿意去讨论晚年的事情,更不愿意留下什么遗产。因为他心中只有对国家的忧虑,不敢去爱惜自己的小家。

注释

  • 少学:年轻时学习。
  • 真成己:真正成就了自我。
  • 辍耕:停止耕作。
  • 扶日月:支撑着国家的日月,意指贡献力量。
  • 起废极:起来对抗那些废物。
  • 宁论晚:宁愿不谈晚年。
  • :悲痛。
  • 吾庐:我的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宗道,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对于古典诗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悼念温公(温韬),他在历史上是一位有着卓越贡献的丞相。诗作的产生反映了作者对温公的敬仰,以及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同时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温公的崇高敬意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开头的“少学真成己”点明了个人奋斗的主题,暗示了温公在年轻时的努力与拼搏。接着“辍耕扶日月”,让人感受到温公为了国家舍弃私利,投入到政治事业中去的无私精神。

诗中提到“得志宁论晚”,展现了温公不愿意在成功后讨论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反映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最后一句“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则强烈地传达了温公对国家忧虑的心情,显示出他在追求理想与责任之间的抉择。这种对家国情怀的深切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少学真成己:年轻时努力学习,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 中年托著书:中年时写下了自己的著作,积累了名声。
    • 辍耕扶日月:放下个人的农耕,投入到国家大事中。
    • 起废极吹嘘:对那些无所作为而自夸的人感到厌倦。
    • 得志宁论晚:成功后不愿意讨论个人的晚年得失。
    • 成功不愿馀:成就之后没有留下什么遗愿。
    • 一为天下恸:只为国家的悲痛而感到心痛。
    • 不敢爱吾庐:不敢去关注自己的家庭。
  • 修辞手法

    • 对偶:如“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对比鲜明。
    • 排比:强调温公的奉献精神与对个人得失的淡泊。
    • 反语:通过不愿讨论个人晚年,反映出其责任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温公的追悼,以及对个人成就与国家责任之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高尚的家国情怀和不求名利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日月”:象征着光明与希望,温公的奉献使得国家的未来更加美好。
  • “庐”:代表个人的家庭与私生活,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安逸的放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辍耕扶日月”,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放弃家庭生活,献身于国家
    B. 继续耕作
    C. 追求个人名利
    D. 讨论晚年生活

  2. 作者对温公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崇敬
    C. 忽视
    D. 反对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失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春日偶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对比陈师道与陆游的作品,两者在家国情怀上均有深刻的表达,但陈师道更注重个体的责任与奉献,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沦陷的痛苦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陈师道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送何辂归钱塘兼简辩端 暮冬旅宿寄赵秀才 留题云门寺 蓉峰残雪 隆亭夜市 鸭城渔火 九里风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奋勇争先 包含癫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春花秋月 安如盘石 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狐疑不断 踢枪弄棒 一弛一张 匡床蒻席 懋轨 四字头的字 资礼 耆将 包含爱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