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苏公谒告三绝

《次韵苏公谒告三绝》

时间: 2025-07-27 14:41:12

诗句

纸帐薰炉作小春,青奴白牯对忘言。

更无人问维摩诘,始是东坡不二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41:12

原文展示:

纸帐薰炉作小春,
青奴白牯对忘言。
更无人问维摩诘,
始是东坡不二门。

白话文翻译:

在纸帐和熏香的环境下,仿佛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青色的仆人和白色的牛对面而坐,默然无言。
更没有人来询问维摩诘的教义,
这才是东坡所说的“不二门”境界。

注释:

  • 纸帐:用纸制成的帐篷,象征清幽静谧的环境。
  • 薰炉:熏香的器具,这里营造了一种安静的氛围。
  • 青奴白牯:指青色的仆人和白色的牛,象征着简朴生活。
  • 维摩诘:出自《维摩诘经》,是一位佛教高僧,象征智慧与辩论。
  • 东坡:指苏东坡(苏轼),其思想和作品在诗中具有重要地位。
  • 不二门:佛教用语,意指超越对立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德修,号隐庵,南宋时期的诗人、学者,主要以诗和散文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哲理与情感相结合,探讨人生和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陈师道在当时社会动荡、文化氛围浓厚的背景下,借助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内心的哲学思考,尤其是对人生、智慧和心灵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理反思。开篇用“纸帐薰炉作小春”描绘了一个宁静、温暖的环境,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青奴白牯对忘言”则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默契,传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更无人问维摩诘”一句,画面骤然转向,暗示着社会对智慧的忽视,表现出对佛教教义的冷淡态度。而“始是东坡不二门”则将苏轼与维摩诘的智慧联系在一起,突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哲学境界。这种结构上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思想深度。

整体来看,陈师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反映出对社会纷扰的无奈与对智慧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纸帐薰炉作小春: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环境,象征着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 青奴白牯对忘言:青色的仆人和白色的牛相对而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一种无言的默契和宁静。
  • 更无人问维摩诘:暗指人们对智慧的忽视,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
  • 始是东坡不二门:以苏轼的思想作为总结,强调一种超越对立、追求真理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青奴白牯”与“维摩诘”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纸帐”和“薰炉”暗喻内心的宁静和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内心平静的渴望,以及对智慧的追求,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纸帐:象征着宁静与隐秘的空间,代表内心的安静。
  • 薰炉:象征着香气和安宁,传递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青奴白牯:象征着简朴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维摩诘:象征着智慧与深刻的思考。
  • 东坡:象征着理想与哲学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维摩诘”代表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位佛教高僧
    C. 一种饮品

  2. “纸帐薰炉作小春”中“纸帐”指的是什么? A. 帐篷
    B. 书籍
    C. 画作

  3. “青奴白牯”象征了什么? A. 简朴生活
    B. 豪华生活
    C. 艺术追求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陈师道与苏轼的作品都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但陈师道的写作更倾向于哲理思考,而苏轼则在情感上更为丰富。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主题和风格上的异同,展现了宋代诗词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基础教程》
  • 《维摩诘经》

相关查询

至扬州 至扬州 至扬州 至扬州 至扬州 至扬州 至扬州 至燕城第九十七 至燕城第九十六 至温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匠心独运 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日字旁的字 醒酒汤 狐媚惑主 骨字旁的字 抱德炀和 溯流从源 捷疾 矢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草木萧疏 糹字旁的字 极才 破罐破摔 往结尾的成语 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