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湖上晚归寄诗友 其三

《湖上晚归寄诗友 其三》

时间: 2025-04-27 12:10:30

诗句

功名违壮志,戒律负前身。

刘德长欺客,王融却笑人。

残年增受岁,病眼怯逢春。

杖屦知何向,知公未厌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30

原文展示

功名违壮志,戒律负前身。
刘德长欺客,王融却笑人。
残年增受岁,病眼怯逢春。
杖屦知何向,知公未厌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失落和对人生的感慨。功名与壮志背道而驰,戒律又辜负了自己的前身。刘德长(刘备的后代)欺骗了客人,而王融则对别人笑面相迎。年岁渐长,诗人感到身体虚弱,眼睛也因病而不敢迎接春天的到来。手杖和鞋子,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想来你仍然没有厌倦我频繁的来访。

注释

  • 功名:指仕途功名,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目标。
  • 壮志:年轻时的宏伟志向。
  • 戒律:指道德和行为的约束。
  • 刘德长:即刘备,历史中的蜀汉开国皇帝,常用其名表示对权力的讽刺。
  • 王融:王融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常用其名表示对待客人态度的反差。
  • 残年:指年老时光,时光流逝。
  • 病眼:因病而视力不佳,象征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 杖屦:指拐杖和鞋子,象征诗人的行走和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字仲明,号东溪,江苏人。以诗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事,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时值社会变迁,个人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冲突。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开篇即以“功名违壮志”道出自己对社会功名的失落与反思,强调了功名与理想的矛盾。接着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展现人际关系的复杂,刘德长的欺骗与王融的笑容,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矛盾。诗人在残年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身体的衰老让他对春天的到来心生怯意,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与惋惜。结尾处,诗人用“杖屦知何向”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友人的依赖,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透露出对世事的深刻观察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功名违壮志:功名与壮志相悖,表达对理想的失落。
  • 戒律负前身:道德约束辜负了自己的过往,反映出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 刘德长欺客:以刘备为例,暗示权力的虚伪和人际间的欺骗。
  • 王融却笑人:王融的笑容与刘德的欺骗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人情的复杂。
  • 残年增受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
  • 病眼怯逢春:身体的虚弱让诗人对美好事物心生畏惧。
  • 杖屦知何向:手杖与鞋子象征着行走的方向,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 知公未厌频:感慨朋友的不厌其烦,展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功名与壮志的对立比喻为人生的无奈,增强了诗的哲理感。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节奏感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功名:象征名利与地位。
  • 壮志:象征理想与抱负。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杖屦:象征人生的旅途与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功名”指什么?
    • A. 财富
    • B. 仕途名望
    • C. 学术成就
  2. “病眼怯逢春”中“病眼”指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眼睛的疾病
    • C. 对春天的畏惧

答案

  1. B. 仕途名望
  2. C. 对春天的畏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将陈师道的诗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时光的无奈,但陈师道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整体状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陈师道传》

相关查询

读李义山诗集 送梅伯言归金陵 赠梅伯言 其二 赠梅伯言 其一 夜直苦寒 酬九弟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 其四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 其三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 其一 岁暮杂感十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喝骂 音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富国安民 玄螈 除患兴利 天打雷轰 包含宠的词语有哪些 敲骨榨髓 换斗移星 浮龙 观察 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油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