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49
李氏小园 其二
作者: 郑燮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早上起来缝补破衣服,针线却无法顺利成行。
母亲已经七十四岁,眼睛模糊手也无力。
为了填充棉花而苦苦想要厚一点,
为了用线而苦苦想要长一点。
线长了衣服缝得紧,棉花厚了能耐雪霜。
缝成的衣服能让儿子暖和,而母亲的衣服却单薄寒凉。
不想穿着背离母亲的心意,心中对衣物的情感却使我内心伤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母亲”这一角色,体现了传统孝道思想的深刻内涵。
作者介绍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屋,别号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风质朴、情感真挚,常常描绘生活中的小事,表达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郑燮晚年,反映了他对母亲的关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在当时社会中,家庭关系和孝道是重要的伦理观念,诗中通过缝衣的细节表现了母子情深和生活的艰辛。
《李氏小园 其二》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展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与付出。诗的开头通过“晨起缝破衣”引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简单而真实。随着诗句的展开,母亲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逐渐显露,七十四岁的高龄让她眼昏手僵,体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母亲为了给孩子缝制衣物而努力,心中对儿子的关怀与牺牲之情跃然纸上。
诗中的“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描绘了母亲在缝衣时的艰辛与不易,反映出她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和期盼。后面两句“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则表现出母亲的细心与周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儿子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
结尾的“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深刻揭示了母子之间的情感纠葛,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愧疚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字句间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郑燮对母爱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母爱的深刻赞美和对亲情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母亲在生活中的辛劳与牺牲,呼唤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母年七十四”反映了母亲的什么状态?
A. 年轻
B. 高龄
C. 残疾
D. 健康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中的“单薄”指的是什么?
A. 衣物厚重
B. 衣物轻薄
C. 衣物新鲜
D. 衣物破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