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6:59
调笑令
春晓。春晓。一粟银红焰小。
绣帘风警花铃。宿醉恹恹未醒。
醒未。醒未。谁教鹦哥唤起。
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微小的银红色火焰在燃烧。
绣帘在风中轻轻摇动,花铃发出声响。宿醉的我恹恹沉沉还未醒。
醒了吗?醒了吗?是谁教鹦鹉来叫醒我?
王倩,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她的诗歌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清新的艺术风格。
此诗写于春季清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在宿醉后的迷离感受,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微妙情绪。
《调笑令》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诗中“春晓”二字反复出现,增强了时间的流动感和对春天的期盼。开篇的“一粟银红焰小”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将微小的火焰与春天的生机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
接着,诗人用“绣帘风警花铃”描绘了春晨的静谧与生动,带着风的轻拂,花铃轻响,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声音。此时,诗人却因为“宿醉恹恹未醒”,表现出一种懒散和迷糊的状态,与春天的生机形成了鲜明对比,增添了几分幽默感。
最后的“醒未。醒未。谁教鹦哥唤起”,通过鹦鹉的叫声暗示着外界对诗人的催促,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调侃。这首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透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春晨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体的懒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幽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宿醉状态的无奈。
《调笑令》的作者是?
诗中“宿醉恹恹未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醒未。醒未。”这句的作用是?
《春晓》与《调笑令》均描绘春天的清晨,但前者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而后者则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幽默。两者共同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却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