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35
调笑令
花径。花径。添个愁人孤影。夜深月冷风寒。何处高楼笛残。残笛。残笛。吹破早梅悄息。
在花径上,花径上,增添了一个愁苦的孤独身影。夜深了,月冷了,风也寒了。何处的高楼上传来残留的笛声?那残笛,残笛,似乎吹破了早春梅花的寂静。
吴藻,清代诗人,字子华,号云溪。他的诗风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吴藻的诗歌常蕴含深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调笑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孤独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调笑令》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的开头以“花径”重复,营造出一种美丽却又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夜晚的寒冷,月光和风的冷冽,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诗中提到的“高楼笛残”,不仅描绘了声音的凋零,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失落的情感。最后一句“吹破早梅悄息”则让人感受到一丝伤感,仿佛春天的美好被现实的无情打破,留下的是无尽的寂静与思念。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强烈的对比,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吴藻成功地将个人的孤独与生活的哲理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在清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中“花径”反复出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激动
D. 忧伤
“夜深月冷风寒”中的“月冷”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夜晚的寒冷
B. 诗人的孤独
C. 风的强烈
D. 生活的艰难
诗中提到的“残笛”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过去的失落
C.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D. 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