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永嘉

《永嘉》

时间: 2025-05-07 19:49:38

诗句

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

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9:38

原文展示:

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
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

白话文翻译:

东瓯地区流传着古老的习俗,江边的风光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格外美好。
哪里可以听到悦耳的神乐声,夷族的歌声从烟雾缭绕的岛屿中传出。

注释:

  • 东瓯:指的是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今浙江、福建一带的古称。
  • 旧俗:指古老的风俗习惯。
  • 夷歌:夷族的歌曲,夷指的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烟岛:可能指的是在水面上雾气缭绕的岛屿,给人以朦胧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江湖风光和人文风情。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社会背景是当时的繁荣与文化交流盛行,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民俗与风景引人注目。

诗歌鉴赏:

《永嘉》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风情的诗作,作者通过对东瓯地区的描写,展现了江边的美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的开头“东瓯传旧俗”便引入了地方特色,强调了该地区丰富的历史与传统。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江边的风光显得格外动人,给人以宁静而愉悦的感受。

“何处乐神声”一句,诗人开始探寻美妙的音乐,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在这里,神声不仅是一种音乐的表现,还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最后一句“夷歌出烟岛”则将诗的视野扩展到异域文化,夷歌的出现让人感受到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勾画出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瓯传旧俗:开篇即点明地域及其文化背景,暗示着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
  2. 风日江边好:描绘了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江边的自然美景,渲染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气息。
  3. 何处乐神声:转入对音乐的追寻,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4. 夷歌出烟岛:结尾提到的夷歌象征着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诗的主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日江边好”,展现出和谐美的画面。
  • 意象:东瓯、烟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江南水乡的氛围,具有地域特征。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与传统文化的赞美,展现了唐代社会开放的文化氛围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瓯:象征着江南的丰富文化。
  • 江边: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神声:象征着精神的追求和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 烟岛:隐喻着神秘与异域文化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永嘉》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 A. 李白
    • B. 顾况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夷歌”主要指什么?

    • A. 汉族歌曲
    • B. 外族的歌曲
    • C. 儿童歌谣
  3. 诗中的“东瓯”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西南
    • C. 东南沿海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2.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顾况的《永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顾况更强调文化的传承,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顾况诗集》

相关查询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燕歌行 游子吟 烈女操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 金缕衣 哀江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虫字旁的字 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船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户结尾的成语 应节 倒八字的字 城下之盟 竹字头的字 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疑疑惑惑 几字旁的字 悔过自新 铁顩 修姱 怒目相视 主情造意 鹄钥 孤陋寡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