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调笑令四首 其三

《调笑令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16:36:08

诗句

烹茗。

烹茗。

闲数东南流品。

美人俊辩风生。

皮里阳秋太明。

皮里。

皮里。

流品如侬第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6:08

原文展示:

调笑令四首 其三
烹茗。烹茗。闲数东南流品。美人俊辩风生。皮里阳秋太明。皮里。皮里。流品如侬第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煮茶,煮茶,悠闲地数着东南的美酒。美人聪慧而风趣,谈吐间让人感到生动。皮里阳秋的光辉过于明亮。皮里,皮里,流品中你有多少?

注释:

  • 烹茗:煮茶,指泡茶的过程。
  • 闲数:闲聊,随意地谈论。
  • 东南流品:这里可以理解为东南的美酒,原指江南一带的美酒。
  • 美人俊辩:形容女子美丽且口才出众。
  • 皮里阳秋:出自《后汉书》,意指表面光鲜,但内在却可能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豫章,号秋爽,晚号湘山,清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倡导变法自强,诗歌风格独特,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清新意象。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文人多有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需要。诗中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调笑令四首 其三》是龚自珍在闲适的氛围中,借助对饮茶、品酒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诗中反复的“烹茗”与“皮里”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仿佛在告诉读者,生活的美好在于细微之处。特别是提到的美人,象征了智慧与美丽的结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诗中“美人俊辩风生”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优雅而风趣的女性形象,突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此外,“皮里阳秋太明”则暗示了光鲜外表下的复杂性,可能是在隐喻人际交往中的虚伪与真实的对比,带有一丝哲思。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包含了深刻的思考,令人反复咀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烹茗。烹茗。”:反复表达,强调泡茶的悠然自得。
    • “闲数东南流品。”:在轻松的环境中,品味美酒,享受生活。
    • “美人俊辩风生。”:美人不仅美丽,还聪慧,活泼的谈吐令人愉悦。
    • “皮里阳秋太明。”:表面光鲜的事物可能隐藏着不同的真相。
    • “流品如侬第几。”:询问对方在众多美酒中享受的程度,带有调侃的意味。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为和谐。
    • 反复:如“烹茗”、“皮里”的重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皮里阳秋”形象化地表达了表面与内在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体上,该诗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宁静、雅致的生活方式。
  • 美人:代表智慧与美丽的结合,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 美酒:象征着生活的享受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烹茗”指的是什么?

    • A. 烹饪
    • B. 煮茶
    • C. 喝酒
  2. “皮里阳秋太明”中的“阳秋”意指什么?

    • A. 美好
    • B. 光鲜
    • C. 复杂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热爱
    • B. 对权力的追求
    • C. 对悲伤的感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龚自珍的《调笑令》更倾向于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选》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范千之二首 入城似吴竹溪 交傍晚凝子华见寄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樵 赠平原师妙觉归温州 三月晦日同弟观侄津往宝幢哭刑部伯求弟道从 江城子·人生难满百年心 水龙吟(牡丹有感) 示王侑翁二首 次韵王文甫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漂蚁 未了公案 提土旁的字 心香一瓣 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蔪蔪 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归老菟裘 嫉闲妒能 一年到头 营佃 四字头的字 再麾 牛字旁的字 临机设变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