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5:44
《调笑令四首 其一》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花下。花下。金碧朝阳亭榭。
独游无味春时。恨煞佳人起迟。
迟起。迟起。孤负江山清绮。
在花下,花下,金碧辉煌的朝阳映照着亭台楼阁。
独自游玩,春天的时光无比乏味。
恨那佳人起床太迟,
迟起,迟起,白白辜负了这江山的美好景致。
龚自珍(1792-1841),字璱,号香华,晚号愚溪,清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是清代文学革新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倡用白话文与古文相结合的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与追求之时,表达了他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以及对佳人迟迟不起的惋惜,蕴含了对美好人生的感慨。
本首《调笑令四首 其一》以轻快的语调描绘了春日的美好,却又夹杂着一丝孤独与遗憾。开头的“花下。花下。”通过重复的修辞,不仅加强了语气,也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似乎让人置身于春光明媚的花丛之中。然而,随之而来的“独游无味春时”,则让这一氛围骤然转变,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此时的春天虽美,却因缺少佳人的陪伴而显得乏味。
“恨煞佳人起迟”,表露了诗人对佳人的怨恨与期盼,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表达对佳人的不满,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的深切感慨。而“孤负江山清绮”,则是对美好景致的感叹,诗人似乎在说,若佳人不起,纵使有再美的江山也难以享受。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春日美景的欣赏,又有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细腻。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孤独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恋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金碧”指的是什么?
A. 金色和碧色的辉煌
B. 仅指金色
C. 仅指碧色
答案: A
诗人对佳人“迟起”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感到遗憾
C. 感到开心
答案: B
“孤负江山清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C. 对佳人的赞美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