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减字木兰花(用前韵示知命弟)

《减字木兰花(用前韵示知命弟)》

时间: 2025-05-10 10:52:01

诗句

当年夜雨。

头白相依无去住。

儿女成围。

欢笑尊前月照之。

阿连高秀。

千万里来忠孝有。

岂谓无衣。

岁晚先寒要弟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52:01

减字木兰花(用前韵示知命弟)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儿女成围。欢笑尊前月照之。阿连高秀。千万里来忠孝有。岂谓无衣。岁晚先寒要弟知。


白话文翻译:

在那年大雨滂沱之时,我们的白发相依,彼此没有离开。儿女们围绕着我们,欢声笑语在月光下洒满一地。阿连的身姿高挑,忠孝之心跨越千里而来。怎能说我无衣可穿?年末的寒意已先行,特意告诉我的弟弟。


注释:

  • 当年夜雨:指的是过去某个雨夜,暗示回忆的情感。
  • 头白相依:形容年老的状态,彼此相依为伴。
  • 儿女成围:儿女们围绕着父母,突显家庭团圆的幸福。
  • 阿连高秀:阿连指的是可能的家人或朋友,强调其出众的姿态。
  • 忠孝有:表达了忠诚与孝顺的情感。
  • 岂谓无衣:用反问的方式表达自己并不缺乏物质。
  • 岁晚先寒:年末时节已经感受到寒冷,暗示生活的艰辛。

典故解析:

“忠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强调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其诗风兼具古雅与清新,常有深厚的生活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他对家庭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对弟弟的关心和忠诚。显示出作者在历经岁月的沉淀后,依然保持着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是黄庭坚晚年创作的一首诗,透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庭的温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伴随着温暖的家庭氛围,表现出作者在白头之年对亲情的珍视。通过“儿女成围”的描绘,展示了家庭的团聚与和谐,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岂谓无衣”则是一种自我安慰和坚韧的象征,虽然生活中有寒意,但内心依然充满爱与温暖。整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亲情的思考和感悟,传达出一种既温暖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年夜雨:回忆过去的某个雨夜,引入主题。
  • 头白相依无去住:白头老者的依偎,象征着相伴的温情。
  • 儿女成围:孩子们围绕,营造家庭的温暖氛围。
  • 欢笑尊前月照之:欢乐的场景在月光下愈发动人。
  • 阿连高秀:描绘亲人或友人的形象,突出忠孝的品质。
  • 岂谓无衣:反问方式强调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 岁晚先寒要弟知:提醒弟弟注意寒冷的季节,体现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困境比作寒冷,暗示生活的艰辛。
  • 对仗:如“欢笑尊前月照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雨:象征回忆与情感的沉淀。
  • 白头:老年的象征,反映人生的历程。
  • 儿女:代表家庭的温暖与未来的希望。
  • 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映衬生活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主要描述了哪些情感?

    • A. 忧伤
    • B. 温暖的亲情
    • C. 对事业的追求
    • D. 对自然的描写
  2. 诗中提到的“阿连”指的是?

    • A. 朋友
    • B. 家人
    • C. 同事
    • D. 邻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黄庭坚与苏轼在家庭与亲情主题上的不同表现,苏轼的作品更注重豪放与奔放,而黄庭坚则偏向细腻与温婉,展现出各自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次韵谢文骥主簿见寄兼示刘宣叔 与周绍祖分茶 山中 长沙寺桂花重开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周尹潜以仆有郢州之命作诗见赠有横槊之句次 雨中观秉仲家月桂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九日示大圆洪智 虞美人(邢子友会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望尘而拜 危殆 口字旁的字 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清清爽爽 群起攻击 降发 鹿梨 雅诲 山珍海错 兰开头的成语 平逵 己字旁的字 青黄无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