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8:46
冲寒得得过吾门,切莫谈天不原闻。
种木十年甘自许,寄梅千里欲何云。
人谁相记怀明月,我已无心等片云。
右向霸陵逢醉尉,不须与说故将军。
在寒风中,我的门前传来得得的声响,切莫在此谈论天际的事。
种树十年,我甘愿自许,寄送梅花千里又想说什么呢?
谁还会记得那明月,我已无心等待那片云。
向右边的霸陵,遇见了醉酒的尉官,不需要与你谈论老将军的事。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擅长写诗,风格清新,常有感怀之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求书之际,表达了他对过去记忆的追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精炼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篇即以“冲寒得得过吾门”引入,生动描绘出一种孤独的寒冷感,与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说,人生的烦恼和外界的纷扰让他无心去谈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反而更愿意将心思寄托于种树的十年之上。接着,提到“寄梅千里”,则暗示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千里之外也愿意传递温暖的情感。
“人谁相记怀明月”一句,则引发了对过往的沉思,谁还会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光?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失落。最后的“右向霸陵逢醉尉”则引入了一种幽默,似乎在说,面对醉酒的官员,无需再提过去的将军,这样的转折增加了诗的趣味性,也让整首诗在沉重的情感中透出一丝轻松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冲寒得得过吾门”描述的是什么声音?
“寄梅千里欲何云”中的“梅”象征的是?
诗人最后提到的“醉尉”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