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沁园春 其十八 丙午寿常丞叔

《沁园春 其十八 丙午寿常丞叔》

时间: 2025-05-10 09:53:33

诗句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

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

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

公虽厌直兰闱。

如正色朝端当宁知。

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传衣。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时来皆可为。

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3:33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其十八 丙午寿常丞叔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
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
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
公虽厌直兰闱。如正色朝端当宁知。
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传衣。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时来皆可为。
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朋友们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美好愿望。诗中提到,时值春寒,梅花已绽放,大家举杯畅饮,交流诗词。作者感慨岁月流逝,祝愿友人长寿,与春天和南极星辉同在。诗的结尾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在温暖的春天,大家都能有更好的发展。

注释:

  • :指归来的人,意指朋友回归。
  • 小阮: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宴会。
  • 垂弧:形容时光流逝,如弓弦下垂。
  • 松椿:象征长寿的植物,松树和椿树。
  • 椒柏:也是常用于祭祀的植物,象征吉祥。
  • 兰闱:指朝廷或官场。
  • 卿相:指高官,卿为大夫,相为宰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丙午年,正值初春时节,作者在一次聚会中,抒发对友人的祝福与美好愿望,体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们在春日聚会时的愉悦氛围。开篇即以“喜同此时”引入,表达了对相聚的欢喜,接着用“问垂弧历载”反映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珍惜。诗中提到的“松椿”、“椒柏”,则寓意着长寿与健康,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明快而又沉稳,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尤其在“暖律初回”的描写中,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与希望的涌现。最后一句“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将友谊与自然界的恒久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在生命、时间和友谊之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朋友归来,大家欢聚一堂,心情愉快。
  2. 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问候过去的岁月,遥祝友人安康。
  3. 举觞华旦,相会良希:举杯畅饮,欢庆相聚的美好时光。
  4.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以松树和椿树祝愿长寿,饮用椒柏酒。
  5. 春犹浅,趁雪晴梅放:春天尚浅,梅花盛开,正是吟诗的时节。
  6. 公虽厌直兰闱:即便对官场有所厌倦。
  7. 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看到朝廷的老者们争相推举前列。
  8. 吾家五祖,自有传衣:自家五代祖先传承的衣物,表明家族的荣光。
  9.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春暖花开,关键之时。
  10. 卿相时来皆可为:高官贵人都能莅临。
  11. 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祝愿朋友长寿,与春天、南极星同辉。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如“松椿”、“椒柏”的对比,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着重表现了友谊的珍贵与对生命的敬畏,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反映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春天的到来。
  • 松椿:象征长寿与吉祥。
  • 东君:春天的化身,寓意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南极:象征永恒与稳定,意指长久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松椿”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寿
    • C. 权力
    • D. 忧愁
  2. 作者在诗中对友人的祝福是:

    • A. 平安
    • B. 富贵
    • C. 长寿
    • D. 成功
  3. 诗中提到的“春犹浅”反映了什么?

    • A. 春天刚刚开始
    • B. 春天即将结束
    • C. 春天温暖
    • D. 春天寒冷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沁园春》与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对未来的展望,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人际关系,后者则融入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与国家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李曾伯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香炉起雾 奎壁联辉 青螺吸露 虎井屿观海中沈城 虎井澄渊 西屿落霞 太武樵歌 天台远眺 寄吴郎 句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历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验的成语 万年长存 见字旁的字 纶连 单人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徒劳 方字旁的字 历开头的成语 以鼠为璞 非字旁的字 改换头面 确凿不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矜名妒能 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逐浪随波 鲜货 凤附龙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