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5:10
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
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
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
在璇霄星转动的时刻,春天的气息逼近梅花的开放。
梦中沉醉,街上鼓声渐渐响起,悠闲的情绪让我来到酒家。
阳光明媚照耀着大地的边缘,寒冷的色彩逐渐隐匿在天边。
归来的大雁只留下空荡荡的痕迹,今日早晨的沙滩上留有它们的印迹。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归雁”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因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早春时节,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与春天相关的情感,反映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早春 其二》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春天生机的诗。诗的开头用“璿霄转斗车”描绘了星空的变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而“春意逼梅花”则通过梅花的即将开放,传达春天的来临及其生机。接着,诗人以“熟寐侵街鼓”描绘了悠闲的春意,表现出一种随意而愉快的生活状态,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展现了春日阳光的温暖与冬日寒气的渐渐消退,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特点。而最后两句“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则以大雁的归来和沙滩的痕迹,总结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对失去时间的惋惜与珍惜。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对自然的观察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晴阳浮地末”描绘的是哪种天气?
A) 雨天
B) 晴天
C) 雪天
D) 阴天
“归雁空馀迹”中“归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冬天的结束
C) 时间的流逝
D) 以上都是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春天的气息?
A) 梅花
B) 大雁
C) 阳光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司马光的《早春 其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司马光更注重春天的生机,而王维则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深远。司马光的诗歌语言清新,意境生动;而王维的诗则常带有哲理和沉思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