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9:59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温暖的风突然吹来,小暑的时节也随之而至。
竹林中喧闹声中,似乎已经预告了即将到来的雨;
山间的天空变得阴暗,隐隐约约传来了雷声。
窗户深处弥漫着青色的雾霭,庭院中的青苔长得很茂盛。
鹰和鹯正在学习新的本领,蟋蟀也不急于催促。
“鹰鹯新习学”,可以理解为鹰和鹯在练习新的飞行技巧,象征着生命的不断进步和学习。诗中提到的“小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寓意着盛夏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变化。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诗歌应当通俗易懂,以情感为主。其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初夏时节,正值小暑,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雨雷的变幻,也有生机勃勃的夏日气息,折射出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
这首《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描绘了小暑时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四季变化的敏锐感知。诗的开头“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通过“倏忽”一词,表现出夏季来临的迅速与突兀,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接下来,诗人用“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描绘出小暑来临时的气候变化,竹林掀动的喧闹声和隐约可闻的雷声,生动地传达出大自然的动态。
诗中“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更是细腻,表现了小暑时节的湿润与生机。青色的雾霭和庭院里茂盛的青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蓬勃发展的氛围。最后一句“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则通过对鹰鹯与蟋蟀的描写,暗示了生物在夏季的活跃状态,同时也传达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也蕴含着对生命与季节转变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小暑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变化的细腻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相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注重表现个人情感与壮丽的景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元稹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季节的变迁,李白则以豪放的气概展示壮丽的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