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时间: 2025-05-01 03:29:31

诗句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31

诗词名称: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白话文翻译:

香阁矗立在清澈的汉水边,红色的梯子隐没在翠绿的山林中。
竹林密布,与天相接,人世间的谷地却显得遥远。
苔藓覆盖的石头连接着仙境的洞穴,莲花舟停泊在钓鱼的礁石旁。
山间的云朵如同楼顶般飘浮,江边的雨水斜飞入庭院。
虽然南国的景色确实美丽,然而我却被严酷的旅程限制在北方。
这样幽静的寻访再也无法重来,留步在此让我舍不得花香的美好。

注释:

  • 香阁:指的是美丽的阁楼。
  • 清汉:指清澈的汉江。
  • 丹梯:红色的阶梯。
  • 林篁:竹林,形容竹子茂密。
  • 仙洞:传说中的神仙所居之地。
  • 莲舟:用莲花装饰的小舟。
  • 钓矶:适合钓鱼的礁石。
  • 山云:山中的云雾。
  • 江雨:江边的雨。
  • 南国:南方的国家或地区,通常指风景如画之地。
  • 严程:艰苦的旅途。
  • 芳菲:花香,美好的景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子京,号青门,晚年任职于长安。其诗风清新俊逸,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宋之问游历襄阳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美丽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襄阳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常常吸引文人墨客前来游览。

诗歌鉴赏: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诗中“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开篇便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清澈的汉水与香阁的映衬,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接下来,通过“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茂密,似乎可以与天相接,而人世的喧嚣却显得格外遥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世俗生活的排斥。

而后“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追求灵性和闲适的生活,苔藓覆盖的石头似乎引导着人们走向一个神秘的仙境。诗的最后几句“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则在强调南国美景的同时,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遗憾,旅途的艰辛让人无法长留于美好的自然之中,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惜别之情。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景色的不舍,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阁临清汉:描绘出阁楼的美丽和汉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丹梯隐翠微:红色的阶梯隐没在山林中,给人一种神秘感。
  3. 林篁天际密:竹林茂密,与天相连,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4. 人世谷中违:人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5. 苔石衔仙洞:苔藓覆盖的石头通向仙境,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6. 莲舟泊钓矶:小舟停泊在钓鱼的礁石旁,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7. 山云浮栋起:山中的云朵如同楼顶般飘浮,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8. 江雨入庭飞:雨水斜飞入庭院,渲染出一种诗意的情景。
  9. 信美虽南国:即便南方风景美丽,诗人却因旅途艰辛而无法常留。
  10. 严程限北归:旅途的艰难限制了归程,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
  11. 幽寻不可再:这种幽静的体验再也无法重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12. 留步惜芳菲:停留在此地,惋惜美好的花香与景色。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例如,“山云浮栋起”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的变化,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此外,丰富的意象和对仗的工整使得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得到增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慨,最终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阁: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 清汉:象征着纯净与自然。
  • 丹梯与翠微: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 仙洞: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莲舟:象征着悠闲与恬淡。
  • 山云与江雨:象征着自然的多变与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梯”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阶梯
    B. 青色的阶梯
    C. 白色的阶梯
    D. 黑色的阶梯

  2. 诗人对南国的态度是?
    A. 赞美
    B. 鄙视
    C. 失望
    D. 无所谓

  3.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什么感情?
    A. 愉快
    B. 忘记
    C. 留恋
    D.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对比《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秋天的孤寂与思考,而宋之问的诗则更强调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

相关查询

哀虢县令犹子箅 其一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一 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其一 下滩二绝句 其二 起桅 吊太白 邠诗人张谷齐物先生驰名京师四方晚隐于终南山黄池谷陕右多画为醉仙因赠绘者 真珠花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 其一 长盘岭遇张复乡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嗝吱 女字旁的字 包含不的成语 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齲字旁的字 钓名沽誉 一字旁的字 进退两端 目光如镜 孜孜不息 一差两误 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雄兵百万 粝粢之食 旷古未有 广字头的字 升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