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时间: 2025-05-05 15:45:51

诗句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

萸房陈宝席,菊蕊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5:51

原文展示: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
萸房陈宝席,菊蕊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上慈恩寺的浮图时的情景。远处的塔楼高耸入云,仿佛是仙人驾着云车前来。萩苕的房间里摆放着宝贵的席子,菊花的花瓣洒落在花台上。乘着皇帝的气派,飞向高空,凤凰的野外景色也展现在眼前。天上传来的歌声与梵乐在空中交融回荡。

注释:

  • 瑞塔:形容塔楼的高耸与吉祥。
  • 仙舆:指神仙的车,象征着神圣与超脱。
  • 萩房:指用萩草装饰的房间,突出节日的氛围。
  • 御气:皇帝的威仪,表示尊贵。
  • 鹏霄:指高空,鹏鸟展翅的地方,象征着高远。
  • 凤野:凤凰栖息的地方,象征着美丽的自然。

典故解析:

  1. 九日重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长寿和团聚,常以登高和赏菊为习俗。
  2. 菊花:古人视菊花为高洁的象征,常与长寿、节气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之问(649年-714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骈文和五言诗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唐代的重阳节是皇帝出游、赏菊的重要节日,诗人以此机会献诗,表达对节日的庆祝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是一首极具节日气氛的古诗,诗作通过描绘登高的场景,展现了重阳节的独特魅力。诗中开头的“瑞塔千寻起”,便是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慈恩寺塔楼的高耸与庄严,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下来的“仙舆九日来”则通过神话色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仿佛天上仙人也被这美好的节日吸引而来。

“萸房陈宝席,菊蕊散花台”两句,细腻描绘了节日的装饰与氛围,展现出人们对菊花的珍视与喜爱,进一步加强了诗的节日性。后面的“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则通过“御气”这一词,表达了皇家的威仪,暗示着这一节日不仅是民间的庆祝,也是国家层面的盛典,表现了诗人的抱负与理想。

最后“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一句,诗人用音乐的意象结束整首诗,似乎在表达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整首诗在壮丽的场景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瑞塔千寻起”:塔高耸入云,象征着崇高与吉祥。
    • “仙舆九日来”:在重阳节时,仿佛仙人驾着云车前来,增添了神秘感。
    • “萸房陈宝席”:用萩草装饰的房间,显示节日的祥和氛围。
    • “菊蕊散花台”:菊花的美丽与芬芳,传递出对生命的赞美。
    • “御气鹏霄近”:乘着皇帝的气派,飞向高空,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 “升高凤野开”:展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寓意着和谐与繁荣。
    • “天歌将梵乐”:天上的歌声与乐曲,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空里共裴回”:空灵的感觉,体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千寻起”突出塔的高度。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仙舆”、“鹏霄”等,渲染了诗的神秘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盛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蕴含着对生命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瑞塔:象征着崇高与吉祥。
  • 仙舆:表达对神秘与超脱的向往。
  • 萸房与菊蕊:代表了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精神寄托。
  • 鹏霄与凤野: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自然景象。
  • 天歌与梵乐: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瑞塔千寻起”的意思是: A. 塔很矮
    B. 塔很高
    C. 塔很古老
    D. 塔很美丽

  2. 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是: A. 吃月饼
    B. 登高赏菊
    C. 放烟花
    D. 祭祖

  3. 诗中提到的“仙舆”指的是: A. 普通车辆
    B. 神仙的车
    C. 马车
    D. 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两首诗均描绘了重阳节的主题,但王维的作品更多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而宋之问的诗则更侧重于节日的盛况与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 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 五言登郡北佛龛一首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其一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常州韦郎中汎舟见饯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矩步方行 挥戈回日 乙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墨义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迹捕 寿陵匍匐 夕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包含浴的成语 包含婪的词语有哪些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麦字旁的字 军服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耸入云霄 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