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8:39
省中何忽有崔嵬,
六幅生绡坐上开。
指点便知岩石处,
登临新作使君来。
雅怀重向丹青得,
胜势兼随翰墨回。
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
在省中,忽然见到了崔嵬的山峦,
六幅生绡上的画面徐徐展开。
只需指点,便能知道岩石的所在,
登上高处,新作的使君也随之而来。
我对雅致的情怀更倾向于画中的丹青,
胜利的气势也随之回旋在笔墨之间。
更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句浮现在眼前,
一江春雪静静地倾洒在离堆之上。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出色的政治改革而闻名,倡导变法,努力改善社会状况。
此诗作于王安石担任地方官时,诗中描绘了与友人一起欣赏画作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通过对山水的描摹,反映出他内心的雅致情怀。
王安石的《次韵和吴仲庶池州斋山画图》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绘画和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全诗以描绘高耸的山峦入手,通过“崔嵬”的形象引出一场视觉的盛宴。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画作的生动场景,表现出对艺术的尊重与欣赏。
诗中“指点便知岩石处,登临新作使君来”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表达了他在高处俯瞰的开阔心境。接下来的“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艺术的热爱,表现出他对画作中所蕴含的情感的共鸣。
最后,诗中提到的“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杜甫的诗句与春雪交织在一起,增强了诗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文学的热爱,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世界。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体现了他高雅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去文学巨匠的敬仰,呈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诗中“崔嵬”意指:
A. 低矮的山丘
B. 高耸的山峰
C. 平坦的草地
“雅怀重向丹青得”中的“丹青”指的是:
A. 诗歌
B. 绘画
C. 音乐
“更想杜郎诗在眼”中的“杜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王安石与杜甫的作品都涉及自然与人文,但风格上有所不同。王安石的诗作更倾向于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观和艺术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两者在诗歌的意境上相互辉映,体现了宋唐时期诗歌的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