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30
扬子二首
作者: 王安石
道真沉溺九流浑,
独泝颓波讨得源。
岁晚强颜天禄阁,
只将奇字与人言。
这首诗的意思是:道德真理被各种纷繁复杂的学术思想所淹没,唯有我独自逆流而上,探寻其源头。年末时节,我勉强在天禄阁中保持微笑,只是将一些奇特的字句与他人交流。
“天禄阁”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但在古代文人中,这种阁楼常用以聚集雅士,进行文艺交流。此地的存在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文化的追求与交往。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文闻名,尤其以其诗歌的深邃思想和精炼的语言风格而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王安石进行政治改革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与对真理的追求。诗中表现出对普遍学术思想的批判,以及对个人见解的坚持。
王安石的《扬子二首》展现了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当时各种学派的质疑。首句“道真沉溺九流浑”揭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真理似乎被淹没于纷繁的学术流派之中。王安石以“独泝颓波”来表现他孤独而坚韧的探索精神,展现了他希望在混乱中找到真理的决心。
“岁晚强颜天禄阁”则描绘了年末时节,身处高雅环境的王安石,尽管内心苦闷,却仍努力保持表面的平静与欢颜。他用“只将奇字与人言”表达了自己对文化交流的渴望,尽管他所分享的只是一些独特的见解,这种孤独感和无奈感在诗中显而易见。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王安石在个人信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挣扎,流露出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真理的追求与对当时社会学术现象的批判。王安石以个人的努力对抗社会的混乱,展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道真沉溺九流浑”中的“九流”指的是什么?
“岁晚强颜天禄阁”中的“强颜”意指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扬子二首》与杜甫的《登高》在主题上都涉及个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真理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的苍凉与历史的沉重。两者都展现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