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观灯玉台体十首

《观灯玉台体十首》

时间: 2025-05-02 03:10:06

诗句

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

台前共道明如昼,醉里唯愁夜向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0:06

原文展示: 观灯玉台体十首 吴歌楚舞玉诗新,华灯兰焰动鱼鳞。 台前共道明如昼,醉里唯愁夜向晨。

白话文翻译: 吴地的歌声,楚地的舞蹈,配上新作的玉诗,华丽的灯火如兰花般的火焰跳动,像鱼鳞一样闪烁。 在台前,人们共同赞叹这明亮如同白昼的景象,但在醉意中,我唯恐这美好的夜晚即将结束,黎明即将到来。

注释:

  • 吴歌楚舞:指吴地和楚地的歌舞,这里泛指南方的歌舞艺术。
  • 玉诗新:指新创作的诗歌,玉在此处形容诗的精美。
  • 华灯兰焰:华丽的灯火,兰焰形容火焰的美丽。
  • 动鱼鳞:形容灯火闪烁如鱼鳞般。
  • 台前共道明如昼:在台前,人们共同赞叹这明亮如同白昼的景象。
  • 醉里唯愁夜向晨:在醉意中,担心夜晚即将结束,黎明即将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李煜降宋,成为北宋的官员。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脱俗、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观赏灯会时所作,描绘了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灯会的盛况,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诗中“华灯兰焰动鱼鳞”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灯火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醉里唯愁夜向晨”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吴歌楚舞玉诗新”,通过地域性的歌舞和精美的诗歌,展现了节日的文化氛围。
  • 次句“华灯兰焰动鱼鳞”,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灯火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第三句“台前共道明如昼”,表达了人们对灯会明亮如昼的赞叹。
  • 末句“醉里唯愁夜向晨”,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华灯兰焰动鱼鳞”中的“动鱼鳞”,形象地描绘了灯火的闪烁。
  • 对仗:如“台前共道明如昼,醉里唯愁夜向晨”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灯会的盛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忧愁。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华灯、兰焰、鱼鳞、明如昼、醉里、夜向晨。
  • 分析:华灯和兰焰描绘了灯火的美丽,鱼鳞形容灯火的闪烁,明如昼表达了灯会的明亮,醉里和夜向晨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华灯兰焰动鱼鳞”形容的是什么? A. 灯火 B. 鱼 C. 火焰 D. 鳞片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忧愁 C. 平静 D. 愤怒
  3. “台前共道明如昼”中的“明如昼”是什么意思? A. 明亮如白天 B. 明亮如灯 C. 明亮如星 D. 明亮如月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与徐铉的诗有相似的夜景描绘。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徐铉诗中的忧愁情感相呼应。

诗词对比:

  • 徐铉的《观灯玉台体十首》与杜牧的《秋夕》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徐铉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和忧愁,而杜牧的诗则更侧重于描绘秋夜的宁静和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徐铉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诗歌。

相关查询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二春晖亭 过白水 留题可及明心堂 合流河堤上亭子 和公仪龙图小桃花 得孙仲方画美人一轴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三女冈 送李泾州审言二首 近有谢师厚寄襄阳柑子乃吴人所谓绿橘耳今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上法 表壮不如理壮 丨字旁的字 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家势中落 天人 宵分废寝 明火持杖 整衣敛容 比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阴部 电子认证 烧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