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9:53
原文展示:
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 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 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 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
白话文翻译:
尘世的纷扰已尽,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僧人,唯有对林泉的眷恋未能舍弃。 莲社的老朋友们如今暂时分别,稽山的旧隐之地将与谁一同攀登。 时光清朗,岂会觉得往昔的游历有所改变,道途的胜利宁愿让白发增多。 远远地羡慕那高斋中吟咏眺望的地方,孤云和野鹤成了亲密的朋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以文学和书法闻名。徐铉的诗文多表现隐逸高洁之情,此诗亦体现了其对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徐铉在与元少卿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诗歌鉴赏:
徐铉的这首《和元少卿送越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诗中“尘机息尽一真僧”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而“唯有林泉舍未能”则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后文通过对友人分别和隐居之地的思念,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和向往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徐铉诗歌的高洁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以及对友人和隐居之地的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高洁脱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尘机息尽一真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尘世的眷恋 B. 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隐居之地的思念
“唯有林泉舍未能”中的“林泉”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隐逸生活 C. 文人雅集 D. 精神寄托
“孤云野鹤是亲朋”中的“孤云野鹤”比喻什么? A. 高洁脱俗的人或物 B. 尘世的纷扰 C. 隐逸生活 D. 友情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