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8:12
陈入闭永夜,野土化枯骸。
表里无青史,婆娑有绿苔。
扪心应自愧,谀墓亦堪哀。
伊吕真千古,丰碑安在哉。
在漫长的黑夜中,陈列的碑铭显得沉寂,
野外的泥土已化为枯骨。
碑的表面和内里都没有青史留下的记载,
唯有绿苔在摇曳生姿。
触摸内心,应该感到羞愧,
对那些谄媚的墓碑也感到悲哀。
伊尹和吕望的事迹亘古不变,
那丰碑又在哪里呢?
边连宝,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反映其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以及对死亡与生命意义的探讨。在清代,社会动荡,历史的遗留使得诗人对古碑的感慨尤为深刻。
《古碑》通过对古碑的描绘,引发了对生命、历史和个人价值的深思。诗的开头以“陈入闭永夜”引出古碑的沉寂,暗示历史的无情和时间的流逝。接着“野土化枯骸”,不仅描绘了沧桑的景象,也隐喻着人类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人提到“表里无青史”,表达了对历史遗忘的失落感,碑的存在似乎并未能记录下真正的辉煌。
“婆娑有绿苔”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循环与生机,尽管人已去世,绿苔依然生长,似乎在讽刺那些空洞的荣光。此处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扪心应自愧”中,诗人自省,感到对历史的责任与内心的愧疚,进一步引发对“谀墓”这一现象的批判,认为对已逝之人的谄媚并不能改变历史的真实。最后“伊吕真千古,丰碑安在哉”则以伊尹和吕望的伟大成就为参照,发出了对历史的追问,丰碑究竟何在?此句不仅是对古人的怀念,也是对自身价值的反思,令人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的遗忘与个人生命的意义,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当下生命的思索,呼唤对真实历史的关注与反思。
古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辉煌
B. 历史的遗忘
C. 自然的美
“伊吕”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诗人
B. 古代名臣
C. 文人雅士
诗中“扪心应自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愧疚
C. 无奈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