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16
渡百里湖 查慎行 〔清代〕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湖面宽阔达千顷,湖水浅得只需半篙。 远处的帆船看似静止,原野上的树木竞相生长得高。 年岁预示着秋天的干旱,百姓仍然期盼着雨水的滋润。 如果能使干涸的鱼儿复活,我怎会畏惧波涛?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著名诗人,字悔余,号初白,浙江海宁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湖面宽阔、湖水浅浅的景象,通过远帆、原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诗中提到的秋旱和百姓对雨水的期盼,反映了当时农业社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和百姓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湖面的宽阔和湖水的浅浅,通过远帆和原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生机。诗中“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自然条件的期盼。最后两句“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则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愿意为百姓谋福祉的决心和勇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面的宽阔和湖水的浅浅,以及远帆和原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诗中提到的秋旱和百姓对雨水的期盼,反映了当时农业社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和百姓生活的艰辛。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愿意为百姓谋福祉的决心和勇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湖面宽千顷”形容的是什么? A. 湖面很窄 B. 湖面很宽 C. 湖面很深 D. 湖面很浅
诗中“涸鳞如可活”中的“涸鳞”比喻的是什么? A. 干涸的湖水 B. 受苦的百姓 C. 干旱的天气 D. 静止的帆船
诗中“吾敢畏波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畏惧 B. 勇敢 C. 无奈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