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饯春

《点绛唇 饯春》

时间: 2025-05-06 19:06:43

诗句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

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

长亭暮,乱山无数。

只有鹃声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6:43

原文展示:

点绛唇 饯春 王鹏运 〔近代〕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白话文翻译:

尽管抛撒了大量的榆钱,仍然无法留住春光。春天默默无语,我心碎地看着春天归去的道路。春天离去后还会再来,但人离去后还能再来吗?长亭在暮色中,周围是无数的乱山。只有杜鹃的叫声显得格外凄苦。

注释:

  • 榆钱:古代传说中榆树的叶子可以用来买东西,这里比喻钱财。
  • 春光驻:留住春天的时光。
  • 依春无语:形容春天默默无语地离去。
  •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 长亭:古代送别的地方。
  • 鹃声:杜鹃的叫声,常用来象征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鹏运(1849-1904),字幼遐,号半塘,晚号鹜翁,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的词人。他的词风格清丽,情感深沉,多抒发个人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王鹏运在春天即将过去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饯春》以春天的离去为背景,通过对春光的无法挽留和人生无常的对比,表达了深沉的哀愁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词中“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一句,用榆钱比喻钱财,形象地表达了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法留住春天的无奈。而“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则进一步将春天的循环与人生的无常相对比,加深了词的哲理性。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词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用榆钱比喻钱财,表达了无论付出多少,都无法留住春天的无奈。
  • “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天默默无语地离去,作者心碎地看着春天归去的道路。
  •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春天的循环与人生的无常相对比,加深了词的哲理性。
  • “长亭暮,乱山无数。”:长亭在暮色中,周围是无数的乱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 “只有鹃声苦。”:杜鹃的叫声显得格外凄苦,象征着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榆钱比喻钱财,形象地表达了无法留住春天的无奈。
  • 对比:春天的循环与人生的无常相对比,加深了词的哲理性。
  • 象征:杜鹃的叫声象征悲伤。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深沉的哀愁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榆钱:比喻钱财,形象地表达了无法留住春天的无奈。
  • 春光:象征着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 鹃声:象征悲伤,加深了词的情感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抛尽榆钱”中的“榆钱”比喻什么? A. 钱财 B. 时间 C. 希望 D. 生命 答案:A

  2. 词中“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人生的无常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3. 词中“只有鹃声苦”中的“鹃声”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希望 D.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表达了时光流逝的哀愁。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鹏运的《点绛唇·饯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者都表达了时光流逝的哀愁,但王鹏运的词更多了一层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鹏运词选》:收录了王鹏运的多首词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词风。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词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光武庙 观所养鸂鶒 古怨曲 宫怨 宫词二首 各远祸 高山寺晚望 釜下吟 废居行 放鱼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束缊举火 兀字旁的字 包含摘的成语 车字旁的字 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纱縠 异口同辞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包含飨的词语有哪些 明发不寐 军鞞 叙觏 蚤世 约车治装 包字头的字 园艺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