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56
辛未礼闱后张孝达制军与潘文勤公大公名士于龙树院治觞选客手札七通夏闰枝编修装册徵题 其二
王鹏运 〔清代〕
月旦偏从下第新,尚书冰鉴重人伦。 牛心未啖周郎炙,愧负平生毷氉身。
在辛未年的科举考试后,张孝达将军与潘文勤公等名士在龙树院设宴,选拔宾客,夏闰枝编修将这些手札装订成册并征集题词。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诗。
月旦评时,我偏偏在下第后崭露头角,尚书的明鉴重视人伦道德。 我未能像周瑜那样享用牛心炙,感到愧对平生那些失意的日子。
作者介绍: 王鹏运(1849-1904),字幼遐,号半塘,晚号鹜翁,清代词人。他的词作风格沉郁顿挫,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鹏运在科举考试后,参与名士宴会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自己虽在下第后得到重视,但仍感到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待遇,内心充满失意和愧疚。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在下第后的复杂情感。首句“月旦偏从下第新”,表明作者在下第后反而得到了新的评价和重视,这种反差增强了诗的戏剧性。次句“尚书冰鉴重人伦”,用“冰鉴”比喻尚书的明察秋毫,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后两句通过“牛心未啖周郎炙”这一典故,表达了作者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和认可,感到愧对平生失意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典故和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下第后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失意和愧疚,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月旦”指的是什么? A. 每月初一的评论 B. 科举考试后的评价 C. 尚书的明察秋毫 D. 周瑜享用牛心炙
“牛心未啖周郎炙”这一典故出自哪里? A. 《史记》 B. 《汉书》 C. 《三国志》 D. 《后汉书》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得意和自豪 B. 失意和愧疚 C. 平静和淡然 D. 愤怒和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