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47
送司徒相公赴阙
作者: 薛逢 〔唐代〕
丞相衔恩赴阙时,
锦城寒菊始离披。
龙媒旧识朝天路,
鸡树长虚入梦枝。
十载殿廷连步武,
两来庸蜀抚疲羸。
莫愁中土无人识,
自有明明圣主知。
当丞相带着皇恩赴阙(朝廷)之时,
锦城的寒菊正开始凋落。
龙媒(指龙的使者)与我旧识,熟悉朝天的道路,
鸡树(指鸡鸣的树)在梦中也显得虚无缥缈。
十年来在殿廷中步履维艰,
最近两年在庸蜀之地抚慰疲弱的百姓。
不要担心中原土地没有人认识你,
自有明亮的圣主来知晓你的才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到的“龙媒”与“鸡树”可追溯到古代对权力与梦境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和权贵的期望与信任。
作者介绍:
薛逢,字梦符,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活跃于贞观年间,擅长写送别诗,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朝中期,反映了诗人对丞相赴阙的祝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对庸蜀政务的无奈。
《送司徒相公赴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蕴含着诗人对政局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丞相在寒菊凋落之际赴阙的场景,映射出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寒菊象征着坚韧与孤独,而丞相作为权贵之人,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感使得他的行程充满了沉重的意义。
在“龙媒旧识朝天路”中,诗人表达了对丞相前途的祝福,认为他在朝廷中有着广泛的交际与支持。而“鸡树长虚入梦枝”,则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透出一丝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丞相在朝廷上经历的艰辛与努力的描绘,尤其是“十载殿廷连步武”,显示了他在权力斗争中的不易。
最后两句“莫愁中土无人识,自有明明圣主知”,表达了诗人对丞相才华的肯定和对未来的希望,认为即使外界不识,明主终会看到其才华,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回报。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在诗中流露无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丞相的送别,表达了对他前途的祝福和对他努力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在祝福中透出对时局的忧虑,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丞相衔恩赴阙时”,阙指什么?
A. 山谷
B. 朝廷
C. 乡村
“寒菊”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孤独与坚韧
C. 富贵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丞相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朝廷的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友人的祝福,但更侧重于对壮丽山河的描绘;而薛逢的诗则更注重于对现实的反思与对个体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