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6:50
清衣延贵客。明烛发高光。
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
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
余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扬。
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锵锵。
罗缨从风飞。长剑自低昂。
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
清丽的衣衫招待贵客,明亮的烛光闪烁着高贵的光辉。
丰盛的菜肴如星星般摆满了桌子,甘美的美酒盛满了玉杯。
琴声悠扬奏响新的乐曲,乐声轻拂着红色的柱梁。
余音随节拍飞扬,慷慨激昂的时刻令人振奋。
相互献酒祝贺,雅致的舞蹈多么动听。
罗缨在风中飘舞,长剑高低起伏。
庄重的君子们,和谐共乐、安宁幸福。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第一位皇帝,文学家、书法家,以文采斐然、机智过人著称。他在文学上有较高造诣,尤其擅长诗歌和散文,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社会风貌为主。
《于谯作诗》是曹丕在宴会上为贵客作的诗,表现了对宾客的热情招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诗中描绘了宴会上的热烈气氛,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繁华与文化的交融。
《于谯作诗》将宴会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欢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清衣延贵客”便传达出一种礼遇和尊重,接下来的“明烛发高光”则进一步渲染了热烈的氛围。丰盛的菜肴与美酒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欢快、祥和的宴会场景,似乎可以听见酒杯相碰的清脆声响。
“弦歌奏新曲”部分,乐声和舞蹈的生动描写,体现了宴会的艺术氛围。诗中“余音赴迅节”更是将乐声与时光流转结合,表达出一种激昂的情绪。最后的“穆穆众君子”和“和合同乐康”则传达了一种理想的社交氛围,既有和谐的友谊,又有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对于雅致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热情的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友谊、和谐生活的美好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交融,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清衣延贵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尊重与欢迎
B. 忧伤与失落
C. 无所谓的态度
“余音赴迅节”的意思是什么?
A. 乐声悠扬
B. 乐声随节拍飞扬
C. 乐声消失
诗歌的整体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友谊和和谐生活的向往
C. 对孤独的抒发
答案:
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宴会的美好场景和对友谊的珍视,但《兰亭集序》更侧重于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于谯作诗》则强调了当下的欢愉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