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4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48:21
教子通经古所贤,安贫守道节尤坚。
当熊遣烈传家世,投烛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
凯风吹棘君休咏,我亦孤怀一泫然。
这首诗表达了教导孩子学习古代贤人的道理,强调在贫困中坚守道德和节操。面对熊氏家族的辉煌传承,眼前的年轻人也只能用烛光来安慰。并不需要金色的书信和官职的命令,却突然发现玉树已被新坟遮掩。温和的春风吹过荆棘,我希望你不要再吟唱,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孤独的泪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词和散文。苏轼的作品内容广泛,情感真挚,常常表达个人的生活感受和对社会的思考。
《周夫人挽词》为悼念周夫人的作品,表达了对她的追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周夫人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她的逝世让作者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惋惜,因而写下此诗以寄托情感。
《周夫人挽词》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挽歌,诗中以教子之道为起点,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开篇提到“教子通经古所贤”,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呼应了周夫人对家族教育的重视。同时,诗中“安贫守道节尤坚”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周夫人品德的高度赞美,认为她在贫困中仍能坚守道德。
接下来,“当熊遣烈传家世,投烛诸郎慰眼前”,将周夫人平凡的生活与熊氏家族的辉煌传承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周夫人一生的怀念与敬仰。后面“忽惊玉树掩新阡”,则蕴含了人生无常的哲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令人感到震惊。
最后两句“凯风吹棘君休咏,我亦孤怀一泫然”更是触动人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周夫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上细腻而真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有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周夫人的怀念,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个人的情感纠葛,表现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周夫人挽词》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传统文化的尊重
B. 对逝者的怀念
C. 生活的困苦
D. 以上都是
“投烛诸郎慰眼前”中“投烛”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困苦
C. 生命的长久
D. 传统的智慧
诗中提到的“凯风”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春风的温暖
B. 夏季的热烈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