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23
作者: 高适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
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良好的官吏不容易得到,古今贤良之士的事迹能够流传。
静静地思索,这样才能知晓他们的贤德。
我行走在高风之上,羡慕你年轻的才华。
心中豁达如清夜,历史如泉水流淌。
明日春天再来,蜿蜒出郊外的坛子。
登高远望,可见百里风景,桑田绿意盎然。
时局安定,低头看见鹊巢,庄稼丰收,村民众多。
奸诈之人只会闭门不出,逃亡者归来种田。
回到车轩自郭南,老少都在马前欢聚。
大家庆贺蚕农丰收,而无徭役所累。
你看百姓的心情,抚慰之下真是安宁。
多么幸运能遇上大道,愿意为小事烹饪美味。
能够奏响明廷的主乐,试试武城的乐器。
作者介绍: 高适,字达夫,号成山,唐代著名诗人,与王昌龄并称,擅长边塞诗和五言诗。他的作品以气魄雄浑、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盛世,反映了高适对良吏的赞美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表现了高适对社会和百姓命运的关心和思考。
《过卢明府有赠》是高适赠别卢明府的一首诗,诗中不仅流露出对卢明府的赞美之情,还夹杂着对社会现状的观察与思考。开头两句“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点明了诗人对优秀官吏的珍视与尊重,强调了这一品质的稀缺和重要性。接着,诗人以“静然本诸己”展现出一种自省的态度,认为贤能之人应当以自我反省来增强自身的修养。
诗中“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有为的卢明府的羡慕,同时也自觉地追求高尚的风范。通过对“胸怀豁清夜”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心灵的宽广与明亮,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在描绘自然与社会时,诗人用“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画面,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而后,诗人观察到“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对社会中奸诈之人的讽刺与对归田者的关怀相结合,显示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最后,诗人以“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展现了他对政治的关心与个人追求的清醒。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良吏的赞美,对社会安定的向往,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展现了高适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良吏不易得”,是指什么?
a) 官吏的数量多
b) 优秀的官吏难得
c) 官吏的职责重要
“胸怀豁清夜”中的“豁”字意思是?
a) 狭窄
b) 开阔
c) 深邃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荒凉的沙漠
b) 繁华的城市
c) 宁静的田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