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2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29:57
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
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
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
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
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
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
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
俱为千里游,忽念两乡辞。
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
凉风吹北原,落日满西陂。
露下草初白,天长云屡滋。
我心不可问,君去定何之。
京洛多知己,谁能忆左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与感慨。曾经由于不得志而痛苦,如今又因为别离而感伤。面对酒杯,怎能不让满堂的气氛变得悲凉呢?周子以高价为人所知,梁生则以其逸才而著称。朋友们在梁与宋之间游走,感慨建安时期的风采。白雪的洁白如同青云那样自信。李侯心怀壮志,但却似乎有些不羁。心中难免有些隔阂,衣冠当在此时此刻。我们都是千里之行的人,忽然想到两乡的别离。只要壮志还在,何必怨恨携手的迟缓?凉风拂过北原,落日洒满西陂。露水下,草初白,天长云层层滋润。我的心无法探问,你去向何方?京洛有许多知己,谁能还记得左思呢?
作者介绍:高适(703年-765年),字达夫,号寒山,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和古体诗闻名,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高适晚年,正值他与友人分别之际,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唐朝文人的情怀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离别的惆怅。诗的开头即以“不得意”引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而“适来兼别离”则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接下来的酒意则体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无奈,酒在古代常被用来表达情感,诗人通过一杯酒引发起满堂的悲伤,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绊。
诗中提到的周子、梁生则是友人的象征,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周子的“高价”与梁生的“逸词”都揭示了诗人对才能的钦佩与对友人的珍视。诗的中间部分以“白雪”与“青云”作比,呈现出理想的高洁与现实的困扰,反映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后半部分则渐渐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诗人感慨即使有壮志,但面对离别,仍感到心中难以释怀。最后一句“谁能忆左思”则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表明尽管知己众多,但能真正铭记的人却寥寥无几,带着一丝悲凉与无奈。这首诗在情感的表达、意象的运用上都极为出色,体现了高适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周子”与“梁生”分别代表了什么?
诗中“白雪”与“青云”象征什么?
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适的《宋中别周、梁、李三子》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人生的感悟,但高适更侧重于友情的离别与感伤,而王之涣则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壮志豪情,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