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8:51
酬陆少府
作者: 高适 〔唐代〕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清晨我来到淇水的岸边,远远望去,看到卫国的人家。
离别的情绪萦绕在山头,行程却背离了原野和低洼之地。
在前村的口岸,只有那随风而转的蓬草映入眼帘。
水边的人们离去得很慢,霜天里大雁飞得很急。
我们之间的别离本应不远,然而我走的路却还未到达。
想要搭船渡过这条河,却只能无奈地伫立在岸边,思念涌上心头。
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号白华,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及个人的遭遇,风格雄浑、气势磅礴。
《酬陆少府》是高适为回应好友陆广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感慨。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高适仕途不顺之时,情感中带有浓厚的忧伤与惆怅。
《酬陆少府》是一首充满思乡情和离别愁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便通过清晨的宁静与远方的乡镇,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思绪。随后的“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进一步表达了他因离别而生的愁绪,山阿与原隰的对比,展现出作者在行程中的孤独感。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展现了村口萧条的景象,转蓬草的意象更是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无助与漂泊。在“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中,霜天的寒意与急飞的雁群形成鲜明对比,渗透出一种急迫而无奈的情感,离别的痛苦愈发明显。
最后两句“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无奈的伫立又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悲凉。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愁苦与思念,诗人用生动的景象与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种“离愁”的深邃与悠长。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离愁氛围。
诗中“朝临淇水岸”描述的是哪个时间的场景?
A. 晚上
B. 清晨
C. 中午
D. 傍晚
诗中的“转蓬”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幸福
C. 凋零与无助
D. 成功
“欲济川上舟”中的“济”字意思是?
A. 向上
B. 渡过
C. 停留
D. 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