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23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作者:高适 〔唐代〕
吾友遇知己,策名逢圣朝。
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
承诏选嘉宾,慨然即驰轺。
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
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镳。
言及沙漠事,益令胡马骄。
丈夫拔东蕃,声冠霍嫖姚。
兜鍪冲矢石,铁甲生风飙。
诸将出冷陉,连营济石桥。
酋豪尽俘馘,子弟输征徭。
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
榆关夜不扃,塞口长萧萧。
降胡满蓟门,一一能射雕。
军中多宴乐,马上何轻趫。
戎狄本无厌,羁縻非一朝。
饥附诚足用,饱飞安可招。
李牧制儋蓝,遗风岂寂寥。
君还谢幕府,慎勿轻刍荛。
我朋友遇到知己,名声在圣朝中显赫。
他才华横溢,犹如白雪般纯洁,
笔力超群,怀抱着青云之志。
接到诏书选拔嘉宾,他慨然驱车前来。
在公馆的清晨,忽然收到你的邀请。
在欢聚中珍惜离别,毕景的马车驻足不前。
谈起沙漠的事情,更让胡马显得骄傲。
英雄拔出东边的蛮族,声名显赫如霍嫖姚。
战斗的盔甲抵挡飞来的箭石,铁甲在风中猎猎作响。
诸将从冷陉出征,连营在石桥相接。
酋豪们都被俘获,子弟们承受征役。
边境再无争斗,战场成了渔樵之地。
榆关夜晚不再关门,塞外传来长长的哀号。
降服的胡人满载而归,个个都能射雕。
军中宴乐频繁,马上的人何以不轻快。
戎狄本来就无厌,羁縻并非一朝一夕。
饥饿时依附别人是有用的,吃饱后又何必招惹。
李牧的治国之道,遗风怎能寂寥。
你还要感谢幕府,切勿轻视这段情谊。
高适(702-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豪”。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生活,表达豪情壮志,作品风格雄浑激昂,常常蕴含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此诗作于高适与友人畅大判官离别之际,反映了他对友人的赞美和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边防和战事的忧虑。诗中充满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体现了高适的豪情和对和平时代的渴望。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送别诗,体现了高适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的关注。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友人的才华与地位,表现出高适对其的赞美和期待;后半部分则转向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英雄将士的英勇与悲壮。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战争意象,如“兜鍪冲矢石”、“酋豪尽俘馘”等,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边疆战事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豪杰们的英勇,也隐含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感慨。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语言上雄浑,富有节奏感,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高适作为边塞诗的代表,借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深具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整首诗表达了高适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对古代将士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依依不舍。
诗中“高才擅白雪”中的“白雪”代表什么?
“留欢惜别离”中的“留欢”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李牧”是指哪种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