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26
西上逢节换,东征私自怜。
故人今卧疾,欲别还留连。
举酒临南轩,夕阳满中筵。
宁知江上兴,乃在河梁偏。
行李多光辉,札翰忽相鲜。
谁谓岁月晚,交情尚贞坚。
终嗟州县劳,官谤复迍邅。
虽负忠信美,其如方寸悬。
连帅扇清风,千里犹眼前。
曾是趋藻镜,不应翻弃捐。
日来知自强,风气殊未痊。
可以加药物,胡为辄忧煎。
驱马出大梁,原野一悠然。
柳色感行客,云阴愁远天。
皇明烛幽遐,德泽普照宣。
鹓鸿列霄汉,燕雀何翩翩。
余亦惬所从,渔樵十二年。
种瓜漆园里,凿井卢门边。
去去勿重陈,生涯难勉旃。
或期遇春事,与尔复周旋。
投报空回首,狂歌谢比肩。
在西边,节气的变化让我感慨,向东出征的我心中充满怜惜。老朋友如今卧病在床,想要告别却又舍不得。举起酒杯,在南轩之上,夕阳照满了桌子。谁知道江上的景色,其乐趣却在河梁那边。行李中有许多光彩,书信却时常稀少。谁说岁月已经晚,友情依然坚贞如初。最终还是感叹州县的劳累,官场的谤言使我屡屡受挫。虽然我背负着忠诚和美德,却如同心头的悬念。凉风扑面,纵使千里依然在眼前。曾经是趋向美好,不应轻易放弃。最近我知道自我激励,风气却尚未完全好转。可以通过药物来调理,为什么还要心生忧虑?驱马离开大梁,原野一片悠然。柳色让行人感伤,云阴让人愁绪远天。天子明亮的烛光照耀幽远,德泽普照四方。大雁成行飞向天际,燕雀却自由翱翔。余生我也乐于此,渔樵生活已过十二年。种瓜于园中,凿井于卢门旁。离去时请不要再多提,生活本就难以勉强。或许期待春天的到来,与你再次相聚。回首往事徒劳无益,狂歌之际只愿与你并肩。
高适,字达夫,号白华,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公元702年,卒于公元765年。高适以其豪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士人的豪情。其诗作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送别、怀古和边塞诗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此诗作于高适送别朋友李少府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行旅中的景色和心境,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珍重。开篇的“西上逢节换,东征私自怜”,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诗人在离别之际,既有对旧友的牵挂,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尤其是在“故人今卧疾,欲别还留连”一句中,朋友的病痛让离别显得格外沉重,诗人感到无奈却又无法改变现状。
整首诗通过描写酒宴、自然景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伤感的氛围。在“举酒临南轩,夕阳满中筵”中,夕阳的美丽映衬着离别的伤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诗中频繁提到的自然景象,如“柳色感行客,云阴愁远天”,不仅描绘了行旅中的风景,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在最后部分,诗人总结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是高适情感与思想的真实流露。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情感与哲理。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展现了高适的情感深度与艺术才华。
诗中提到的“故人今卧疾”指的是什么?
A. 朋友生病
B. 朋友出征
C. 朋友结婚
答案:A
诗中“举酒临南轩”的意思是:
A. 在南边的地方喝酒
B. 送别朋友
C. 迎接春天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柳色感行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悦
B. 对离别的感伤
C. 对大自然的赞美
答案:B
高适与王之涣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高适更加强调友情的珍重与对离别的感慨,而王之涣则更多地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豪情。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