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6:05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风下,穆然濯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
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明亮的书斋,里面有一张六尺长的床。生病的我在早晨睡得很足,坐着时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昏昏沉沉的状态既不是喝醉了,也不是狂妄自大。轻轻地撩起衣服,竹林间的微风带来丝丝凉意。起身在西园中行走,草木散发出幽幽的香气。石榴花开了一枝,桑树和枣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鸣鸠在树荫下困倦地站着,忘了飞翔。黄鸟也自得其乐,新的鸣叫声变得更加圆润。我拄着拐杖观察万物的变化,也在观察我的生命。万物各有其时,我的生命却显得格外辉煌。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道家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
《西斋》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流畅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诗中开篇通过“西斋深且明”引入,展示了一个静谧而明亮的环境,表现出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接着通过“病夫朝睡足”一句,表达了因病而带来的无奈,但又不失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如“草木含幽香”、“榴花开一枝”等,展现出生命的美好与活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鸣鸠和黄鸟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快乐的向往,而“杖藜观物化”则透露出他对于生命和自然变化的思考。这种观察不仅是对外界的反映,也是对自身生命状态的审视。最后一句“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点明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认为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时机,表达了对生命的真实、热爱和积极态度。
整首诗气韵悠长,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诗人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病夫”指的是?
“杖藜观物化”中的“物化”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