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7:12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
鲁公宾客皆诗酒,谁是神仙张志和。
斋酿如渑涨绿波,公诗句句可弦歌。
流觞曲水无多日,更作新诗继永和。
要知太守怜孤客,不惜阳春和俚歌。
坐睡樽前呼不应,为公雕琢损天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湖光美景,美人唱着踏春的歌谣。鲁公的宾客们都在吟诗作对,谁能比得上神仙张志和呢?酒斋的酿酒如同湖水般清澈,朋友的诗句一字一句都可以吟唱。流觞曲水的乐趣虽不常有,但我仍想作新诗来延续永和的风采。若想知道太守对孤客的怜惜,他不惜用阳春的和歌来相伴。坐在酒樽前呼唤,也无人应答,为了朋友的诗情,我只能减损自己的和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具有深厚的个性和人文关怀。苏轼的作品广泛流传,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与友人王胜之的聚会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文人雅集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合了友谊、酒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
《和王胜之三首》是一首生动描绘春日聚会情景的诗作。全诗围绕着春天的湖光美景,表现出一种闲适、愉悦的生活态度。首联以“城上湖光暖欲波”引入,营造出温暖的春日氛围,接着通过“美人唱我踏春歌”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和人们的欢愉。诗中提到的鲁公及其宾客,体现了文人交游的风雅情趣,令人向往的“神仙”形象则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部分,苏轼借酒抒怀,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流觞曲水无多日,更作新诗继永和”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文人雅集的珍惜和对诗的执着追求。最后几句则在表达孤独感的同时,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苏轼特有的豪放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对文人雅集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朋友深厚情谊的珍视。诗人在感受孤独的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与希望,展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以上意象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的“美人”指代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诗人的爱人
C. 酒的象征
“流觞曲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酒的方式
B. 一种音乐形式
C. 一种诗歌风格
诗中提到的“鲁公”指代谁?
A. 鲁迅
B. 古代的名士
C. 一位神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相似之处,都是描绘饮酒作诗的场景,但苏轼更注重友谊与群体的氛围,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的孤独与豪情。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意象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人风采。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和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王胜之三首》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