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34
苻坚破荆州,止获一人半。
中郎老不遇,但喜识元叹。
我今独何幸,文字厌奇玩。
又得天下才,相従百忧散。
阴求我辈人,规作林泉伴。
宁当待垂老,仓卒收一旦。
不见梁伯鸾,空对孟光案。
才难不其然,妇女厕周乱。
世岂无作者,于我如既盥。
独喜诵君诗,咸韶音节缓。
夜光一已多,矧获累累贯。
相思君欲瘦,不往我真懦。
吾侪眷微禄,寒夜抱寸炭。
何时定相过,径就我乎馆。
飘然东南去,江水清且暖。
相与访名山,微言师忍粲。
苻坚攻破荆州,只获得一人半的战利品。
中郎年老却不得志,只喜欢对元的叹息。
我如今何其幸运,文字使我厌倦玩味。
又得到了天下的才华,与我共度百忧。
暗中求我辈人,约定作林泉的伴侣。
宁愿等到垂老,匆忙收获一瞬间。
不见梁伯鸾,只能空对孟光的案头。
才华难以避免,妇女的厕所杂乱无章。
世上难道没有文人,对我如同洗手。
独喜诵读君的诗,韶音的节奏缓慢。
夜光已经很多,何况收获满满的珍宝。
相思让君愈发憔悴,若不来我实在懦弱。
我们这些人眷恋微薄的俸禄,寒夜里抱着寸炭取暖。
何时才能相聚,径直来到我这里的馆子。
飘然东南而去,江水清澈而温暖。
一起去访名山,微言中师从于忍耐的乐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又有细腻温柔,深受后世推崇。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个人生活低谷时,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历史的回顾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开头提到苻坚的征战,暗示个人奋斗的艰辛与无奈。中郎的不遇则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全诗中,苏轼通过回忆友人元稹,表达了对文学与友谊的珍视。尤其是提到相思与孤独,展现了他内心的柔情与脆弱。结尾则渴望与友人共游名山,寄托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与人文关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共鸣。
苻坚破荆州,止获一人半。
反映历史事件,强调战斗的失败与无奈。
中郎老不遇,但喜识元叹。
中郎的失意与对元稹的怀念形成对比。
我今独何幸,文字厌奇玩。
表达对文字的厌倦和孤独感。
又得天下才,相従百忧散。
才华是人生的慰藉,能减轻忧愁。
阴求我辈人,规作林泉伴。
渴望与友人隐居于山林,共享宁静。
宁当待垂老,仓卒收一旦。
宁愿等到老去,也不愿匆忙追求。
不见梁伯鸾,空对孟光案。
对历史佳人的怀念,彰显孤独与失落。
才难不其然,妇女厕周乱。
才华在世间难以被认同,生活的琐碎让人无奈。
世岂无作者,于我如既盥。
自问世上是否还有人理解自己的心境。
独喜诵君诗,咸韶音节缓。
享受吟诵他人诗歌的乐趣,体现对美的向往。
夜光一已多,矧获累累贯。
夜晚的光辉与丰盛的收获形成对比。
相思君欲瘦,不往我真懦。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的懦弱。
吾侪眷微禄,寒夜抱寸炭。
生活困顿,却依旧珍惜微薄的收入。
何时定相过,径就我乎馆。
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
飘然东南去,江水清且暖。
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向往自由的情感。
相与访名山,微言师忍粲。
期待与友人探访名山,共享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生的孤独与渴望,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文学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苻坚”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
诗中提到的“中郎”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文字”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