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53
千秋岁 即席次可行见寿乐府韵
作者: 许有壬 〔元代〕
谀人称好。何似归来早。
营五亩,如三岛。
深杯江海浅,老眼乾坤小。
松竹在,肯教老圃秋容老。
方外多真趣,池上宜清晓。
随里社,游乡校。
逢场皆可乐,得句惟供笑。
吾有政,考功不校闲官考。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归来的向往。谄媚的人称赞的事物,怎么比得上早早归来呢?经营着五亩田地,像三座小岛那么安闲。虽然江海深广,然而年老的眼睛在这浩瀚天地中却显得渺小。松柏依旧生长,难道就可以让老园子在秋天的景色中显得苍老?在世外桃源中有许多真实的乐趣,池塘边的清晨格外宜人。在乡里社交,游览乡间学校,遇到的场合都能乐在其中,所得的诗句也只为逗乐而作。我有政务,但不去考核那些闲官的政绩。
许有壬,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诗词见长,风格独特,常常融入个人体验与思考。
这首诗作于元代,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无奈。
《千秋岁》是一首充满生活智慧和哲理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洒脱的态度和对人情世故的淡然。开篇即以“谀人称好”引入,揭示了社会上虚伪的赞美与真实感受之间的矛盾,接着通过对“归来”的渴望,体现了对安宁生活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营五亩,如三岛”,展示了诗人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与土地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松竹的长青,以及“方外多真趣”的理想境界,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真正乐趣的追求。最后一句“吾有政,考功不校闲官考”则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转而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快乐。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归隐生活的赞美,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谀人称好。何似归来早。
形容有人在赞美外界事物,诗人却觉得早早回家更为重要。
营五亩,如三岛。
经营着五亩土地,生活宁静,仿佛身处三座小岛,远离喧嚣。
深杯江海浅,老眼乾坤小。
尽管江海深远,年老的眼睛却只能感受到世界的渺小。
松竹在,肯教老圃秋容老。
松竹依旧生长,不必担心秋天的老去将老园子显得苍老。
方外多真趣,池上宜清晓。
在世外桃源有许多真趣,池塘边的清晨尤其宜人。
随里社,游乡校。
在乡村社交,游览学校,享受生活的乐趣。
逢场皆可乐,得句惟供笑。
任何场合都能开心,诗句只为娱乐而作。
吾有政,考功不校闲官考。
我有政治事务,但不去考核那些无所事事的官员。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乐趣,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个体在纷繁的社会中寻找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诗中“谀人称好”指的是?
A. 赞美的人
B. 朋友
C. 诗人自己
答案: A
“营五亩”中的“五亩”表示的是?
A. 大田地
B. 小块土地
C. 田园诗的象征
答案: B
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淡泊
C. 失望
答案: B
希望这份解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千秋岁》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