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13
咏竹根珓子
作者: 贯休 〔唐代〕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竹根珓子的感慨。诗中提到,竹根珓子生长在林中,虽然出身卑微,却得到了阳光的照耀。它不是因为心中怀有一丝善良,而能接近芬芳的香气。竹子的节分,是因为人品的高洁;而竹子的声音,是因为它在地上击打时的响亮。而只要筋骨的力量还在,作者愿意永远回报这个时代的繁荣。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盛唐,身世颇为传奇。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他的诗风注重意象的运用,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咏竹根珓子》创作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或许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借竹根珓子之微小,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即使处于卑微的环境,也应努力向上。
《咏竹根珓子》通过竹根珓子这一意象,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竹根珓子虽然出身卑微,却因阳光的照耀而得以生长,它象征着在逆境中仍能向上的精神。诗中“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一句,强调了人品与外在表现的关系,意在告诫人们要保持高尚的品德,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诗的最后两句“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环境艰难,但只要努力不懈,终会迎来繁荣。这种情感不仅是对竹根珓子生长环境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与奋斗。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坚持奋斗的信念,强调人品的高洁与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困境中追求理想,最终获得成功与繁荣。
诗中“出处惭林薮”意指什么?
A. 自豪于自己的成就
B. 感到处境卑微
C. 享受阳光的照耀
诗中提到的“筋力”象征着什么?
A. 身体的强壮
B. 内心的坚持与信念
C. 社会的地位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在逆境中坚持奋斗
C.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