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4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46:24
代张侍御伤美人
作者:杜审言
二八泉扉掩,帷屏宠爱空。
泪痕消夜烛,愁绪乱春风。
巧笑人疑在,新妆曲未终。
应怜脂粉气,留著舞衣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因失去宠爱而感到孤独和伤感的情景。她的年华正盛,窗前却只关上了门帘,失去了昔日的宠爱。夜深人静时,蜡烛的泪痕已干,但她的愁绪在春风中仍然纷乱。她的巧笑似乎依然在,但新妆的乐曲还未结束。人们应当怜惜她那淡淡的脂粉香气,这香气留存于她的舞衣之中。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美人的孤独和忧伤,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美和情感的关注,体现了“美人”在古典诗词中的常见主题。
作者介绍:杜审言(约 650-705),唐代诗人,以其优雅的诗风和精湛的技巧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诗。其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悟、自然景色和爱情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在杜审言目睹或听闻他人失去爱恋后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关注以及对美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人因失去宠爱而感到的孤独与伤感。开头用“二八泉扉掩”揭示了美人正值青春,却被孤独所笼罩,仿佛门扉关闭,隔绝了外界的光明和温暖。接着用“泪痕消夜烛”描绘了她在孤独中流下的泪水,虽已干涸,却仍然留有痕迹,暗示着内心的痛楚。随后“愁绪乱春风”则通过春风的意象,表达了她心中愁绪的纷乱与不安。
“巧笑人疑在”一句,似乎让读者感受到美人的笑容依旧,但那是一种假象,实际上她的内心却是无比凄凉。最后一句“应怜脂粉气,留著舞衣中”则是对美人青春与美貌的同情,暗示她的美丽只在舞衣之中,无法触及她的内心。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美人命运的关怀,展现了作者对女性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人命运的同情,反映了青春与爱情的脆弱,展现了唐代对女性情感深刻的关注。
诗词测试:
诗中“二八”指的是:
A. 十八岁
B. 二十岁
C. 二十二岁
D. 二十四岁
“泪痕消夜烛”中“夜烛”意指:
A. 白天的阳光
B. 夜晚的灯光
C. 星星的光辉
D. 月亮的光辉
诗中美人因何而感到忧伤?
A. 失去宠爱
B. 生活贫困
C. 朋友离去
D. 家人去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审言的《代张侍御伤美人》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均描绘了美人与爱情的主题,但杜审言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感,而白居易则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爱情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