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6:28
作者: 杜审言 〔唐代〕
北狄愿和亲,东京发使臣。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岁月催行旅,恩荣变苦辛。
歌钟期重锡,拜手落花春。
北方的戎狄愿意与我联姻,今天从东京派出了使者。
马儿衔着边疆的雪,衣服染上了异乡的尘土。
岁月催促着旅途,恩宠和荣华变成了苦楚与辛劳。
歌声和钟声期望再次响起,春天的花瓣在拜手中飘落。
作者介绍: 杜审言(约 530 - 608),字子美,唐代初期诗人,曾任太常博士,以五言绝句见长。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闻名,常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盛世时期,正值国家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和亲时期。高郎中作为使者前往北方,反映了当时政治上的联姻政策,以及外交的复杂情感。
《送高郎中北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背景的诗。诗人首先通过“北狄愿和亲”的开头,设定了整个诗的背景,表明了北方少数民族希望通过联姻来实现和平的愿望。这一背景不仅反映了历史上民族交往的复杂性,也突显出和平的渴望。
接下来的描写“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生动展现了使者的旅途艰辛。马匹在寒冷的边疆奔跑,衣服沾染了异乡的尘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了旅途的艰难与不易。
“岁月催行旅,恩荣变苦辛”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原本的荣华富贵在漫长的旅途中逐渐转化为辛劳与苦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歌钟期重锡,拜手落花春”更是充满了离别的哀伤与美好的期冀。钟声与歌声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而春天的花瓣飘落则暗示着离别时的惆怅。这一切都为整首诗增添了层次与深度,使读者不仅仅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也体会到其中的情感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使者的旅程,反映了国家间的和亲外交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狄”是指哪个地区的民族?
诗中“衣染异方尘”反映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1-B, 2-C,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