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2:06
春日江津游望
旅客摇边思,春江弄晚晴。
烟销垂柳弱,雾卷落花轻。
飞棹乘空下,回流向日平。
鸟啼移几处,蝶舞乱相迎。
忽叹人皆浊,堤防水至清。
谷王常不让,深可戒中盈。
在春日的江边游玩,旅客在船上摇晃着思绪,春江在傍晚的阳光下荡漾。烟雾散去,垂柳显得娇弱,轻雾卷起落花,轻盈如梦。小船飞速划过,水流向着阳光平静地流去。鸟儿在不同的地方啼叫,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热情地相迎。我不禁感叹,世间的人们都浑浊不堪,而堤岸的水却是那样清澈。谷王从不肯让步,深渊中的水可见满盈。
杜审言(约 730-799),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今江苏省。杜审言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春日江津游望》创作于杜审言的游历期间,充分展示了春日的江边景色以及作者对人情世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间浑浊的失望,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春日江津游望》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更是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人心的复杂。开篇即用“旅客摇边思”引入,令人感受到游子的惆怅与思绪的游离。诗中描绘的春江、垂柳、落花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富含哲理。
“鸟啼移几处,蝶舞乱相迎”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鸟儿的啼鸣和蝴蝶的舞蹈为诗增添了动感,显示出春日的欢快气氛。然而,随着“忽叹人皆浊”的感慨,诗人转而对世态人情表达了失望之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里的“浊”暗示了人心的复杂与不堪,既反映了诗人的个体感受,也可视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最后两句“谷王常不让,深可戒中盈”则是对人性自私的讽刺,谷王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那些不懂得谦让与分享的人。诗人通过这幅春日的画卷,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引发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深思,体现了杜审言对生活的多重理解。
全诗通过春日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揭示了人心的浑浊和社会的复杂,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旅客摇边思”中的“摇边”意指什么?
A. 摇晃船边
B. 摇晃心情
C. 摇晃身体
诗中提到的“谷王”象征什么?
A. 自私的人
B. 谦让的人
C. 自然的美
“鸟啼移几处”的意思是:
A. 鸟儿在不同地方啼叫
B. 鸟儿飞来飞去
C. 鸟儿不再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