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5:08
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舍书示及门之作
——孙应符
纯熟工夫积岁年,
能知本性则知天。
揠苗助长犹为害,
况复芸人舍己田。
这首诗表达了经过多年努力而获得的熟练技艺,能够了解事物的本质就能了解自然规律。想要强行拔苗助长只会造成伤害,更何况那些为他人而放弃自己田地的农民呢?
孙应符,生活在宋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是在作者得知家大人将要前往季弟官舍时所作,表达了对家人的关心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自身价值和努力的理解。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强调了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应遵循自然规律。前两句通过“纯熟工夫积岁年”与“能知本性则知天”的对比,阐述了经验与智慧的重要性。后两句则通过“揠苗助长犹为害”的比喻,警示人们急于求成的危害,进一步引入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整首诗的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全诗通过对人生态度的探讨,传达出“循序渐进”的人生哲理,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理解,批判急功近利的行为。
诗中“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A. 帮助植物成长
B. 急于求成反而害了事
C.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D. 不劳而获
诗中提到的“芸人”指的是什么?
A. 商人
B. 农民
C. 工匠
D. 学者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努力可以成功
B. 急于求成是有害的
C. 人生需要知识
D. 田地是财富的象征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孙应符的《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舍书示及门之作》更侧重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而李白则表达了豪放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由的渴望。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