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12
九日登白云山望海
作者:吴兰修
晓来喜听樵夫语,今日重阳不风雨。
出门一笑双瞳青,海色山光净如许。
我访白云云忽生,石根缕缕炊痕轻。
随风荡漾作波势,似闻万壑流云声。
此时海上云亦起,曼衍鱼龙幻无比。
吹上螺青不可攀,蓬莱缥缈秋烟里。
须臾山海两不分,千里万里同一云。
空际有人吹玉笛,骖鸾仿佛云中君。
大风西来卷如席,六合苍茫去无迹。
倒挽南溟洗碧空,海山寸寸皆秋色。
从来过眼如云烟,秦灰汉劫知何年。
负郭耕云自怡悦,岂必鸡犬皆成仙。
况今中外无戎马,醉后茱萸不须把。
四海农夫但望秋,云兮为霖雨天下。
清晨,我高兴地听到樵夫的谈话,今天的重阳节没有风雨。
我走出门,一笑双眼如青,海的颜色和山的光景如此清澈。
我去访白云,云彩忽然升起,石根上轻烟缕缕,炊烟袅袅。
随风荡漾的波涛,似乎能听到万壑流云的声音。
此时海上的云也升起,像是蜿蜒的鱼龙,幻影无比。
吹向高处的青螺,难以攀登,蓬莱在缥缈的秋烟中。
转瞬之间,山海似乎融为一体,千里万里都是同一片云。
空中有人在吹玉笛,仿佛是云中的君子骑鸾而来。
大风从西方卷来,如同席子一样,六合之间苍茫无迹。
倒转南海的水,洗净碧空,海山皆染上秋色。
往昔的日子如云烟般消逝,秦汉的灰烬不知何年。
我背负着乡间的宁静,心中自得其乐,难道鸡犬也能成仙?
如今中外和平无战事,醉后摘茱萸不必担心。
四海的农夫只盼着丰收,云啊,愿你为天下带来甘霖。
作者介绍:吴兰修,清代诗人,出生于士人家庭,自幼受文人氛围熏陶,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怀,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登上白云山,眺望海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感悟。
《九日登白云山望海》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望远,通过描绘海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全诗意境开阔,构思奇巧,语言清新流畅,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樵夫的话感受到重阳节的喜悦,接着描绘出清晨海色与山光的美景,展现了诗人清新的心情。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还引入了云的意象,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诗中提到的“千里万里同一云”,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和谐的哲理。
在结尾部分,诗人反思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诗中“负郭耕云自怡悦”显示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心情是:
A. 悲伤
B. 高兴
C. 愤怒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争
B. 自然景色
C. 建国大业
D. 个人情感
诗中“千里万里同一云”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自然的和谐
B. 人生的无常
C. 生活的困扰
D. 历史的沉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