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谿书斋

《南谿书斋》

时间: 2025-05-06 01:58:56

诗句

茅屋往来久,山深不置门。

草生垂井口,花落拥篱根。

入院将雏鸟,寻萝抱子猿。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8:56

原文展示:

南谿书斋 于鹄 〔唐代〕 茅屋往来久,山深不置门。 草生垂井口,花落拥篱根。 入院将雏鸟,寻萝抱子猿。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白话文翻译:

在茅屋中往来已久,深山之中不设门扉。 井口边草丛茂盛,花瓣飘落堆积在篱笆根部。 进入院子照顾幼鸟,寻找藤萝时抱着幼猿。 曾经遇到过异人,说这里的风景像桃花源。

注释:

  • 茅屋:用茅草覆盖的简陋房屋。
  • 山深:指山中深处。
  • 不置门:没有设置门扉。
  • 垂井口:井口边垂下的草。
  • 拥篱根:堆积在篱笆根部。
  • 将雏鸟:照顾幼鸟。
  • 寻萝:寻找藤萝。
  • 抱子猿:抱着幼猿。
  • 异人:指不寻常的人。
  • 桃源:指桃花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山中的隐居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山隐居的图景,通过“茅屋”、“山深”、“草生”、“花落”等意象,展现了作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诗中的“将雏鸟”、“寻萝抱子猿”等动作,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风景似桃源”,直接点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境界相呼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茅屋往来久,山深不置门。——描述了作者长期居住在茅屋中,深山之中没有设置门扉,强调了隐居的简朴和自由。
  2. 草生垂井口,花落拥篱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隐居环境的宁静和美丽。
  3. 入院将雏鸟,寻萝抱子猿。——描绘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
  4.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通过异人的评价,点明了作者隐居之地的美好,与桃花源相媲美。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草生垂井口”,赋予草以生命力。
  • 比喻:如“风景似桃源”,将隐居之地比作桃花源,增强了理想化的色彩。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深山中的隐居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 山深:象征远离尘嚣。
  • 草生:象征自然的生机。
  • 花落:象征自然的循环。
  • 雏鸟: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子猿:象征自然的和谐。
  • 桃源:象征理想的生活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茅屋”象征什么? A. 简朴的生活 B. 豪华的居所 C. 城市的住宅 答案:A

  2. “风景似桃源”中的“桃源”源自哪位作者的作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将雏鸟”和“寻萝抱子猿”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关爱 C. 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于鹄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生活的细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陶渊明集》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

相关查询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四首选—) 天目 感事 徐文长传 虎丘记 满井游记 长洲遣兴 南郊大礼诗 啄木歌 感流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蹑捕 缜发 有根有苗 包含台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格不相入 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呜咽 寖假 鞅鞅不乐 鹵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私恩小惠 轻才好施 忠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