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6:08
原文展示: 寻李暹 于鹄 〔唐代〕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 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 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 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任性地常常外出,因此人们难得见到他。在市楼遇到酒就停下来喝,在野外的寺庙送僧人归去。屋檐下悬挂着秋天的叶子,篱笆头上晒着褐色的衣服。门前是南北通行的路,但谁愿意进入这简陋的门扉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外出、饮酒、送僧等日常行为的描述,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诗中“任性常多出”一句,既表现了隐士不受世俗约束的自由态度,也暗示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随后的“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则进一步以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隐士随遇而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最后两句“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则深刻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坚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隐士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同样展现了隐士的生活和情感。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