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雨霖铃·清晨凝伫

《雨霖铃·清晨凝伫》

时间: 2025-04-26 14:53:26

诗句

清晨凝伫。

见风云济,及作时雨。

阴阳协顺空中,为甘露、山泽敷布。

点点如膏利益,洗灭妖氛,四海澄素。

造化天地神功,扰扰浮生几人悟。

乾坤美泽恩沾溥。

胜娑婆、此价应难买。

滋生万物荣苏,增瑞庆、兆民歌舞。

五谷丰登,庶事康宁,遐迩安固。

感上下和睦无为,敬礼玄元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26

诗词名称: 雨霖铃·清晨凝伫

作者: 长筌子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清晨凝伫。见风云济,及作时雨。阴阳协顺空中,为甘露山泽敷布。点点如膏利益,洗灭妖氛,四海澄素。造化天地神功,扰扰浮生几人悟。乾坤美泽恩沾溥。胜娑婆此价应难买。滋生万物荣苏,增瑞庆兆民歌舞。五谷丰登,庶事康宁,遐迩安固。感上下和睦无为,敬礼玄元祖。

白话文翻译:

清晨静静伫立。看到风云聚集,时而降下细雨。阴阳调和在空中,宛如甘露滋润山川大地。点点雨滴如膏脂般滋养,洗净了邪气,四海清澈如素。造物主的神奇功劳,让多少浮生的人难以领悟。天地间的美好恩泽,难以用金钱来买到。滋养万物的春意复苏,增添了吉祥的气象,民众欢歌舞蹈。五谷丰收,百事兴旺,远近安稳。感念天地间的和谐与无为,恭敬地向先祖致敬。

注释:

  • 凝伫:静静地站着,停留的意思。
  • 风云济:风云汇聚,形容天气变化。
  • 甘露:滋润的雨露,象征恩泽。
  • 妖氛:邪气,指不好的气氛。
  • 造化:自然的力量,指天地的创造。
  • 胜娑婆:超越此世,指人世的繁杂。
  • 玄元祖:指至高无上的祖先或宇宙的起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长筌子,元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风格清新脱俗。诗人对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常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尊重。诗中蕴含着浓厚的哲学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雨霖铃·清晨凝伫》是一首描写清晨自然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敬仰。诗的开篇“清晨凝伫”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晨曦初露,万物复苏的美好。随后的“见风云济,及作时雨”则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变化。诗中“阴阳协顺空中”为甘露山泽敷布,体现了天地间的和谐,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接下来的“点点如膏利益,洗灭妖氛”则展现了雨水的滋养作用,雨水不仅洗净了邪气,也洗涤了人心,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诗人在最后部分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对先祖的敬意,展现了人文情怀与哲学思考的结合。

整首诗如同一幅清晨的画卷,既有自然之美,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晨凝伫”:描绘清晨的宁静,诗人静静伫立,感受自然的气息。
  • “见风云济,及作时雨”:观察到风云汇集,细雨时而降下,象征了生命的变化与无常。
  • “阴阳协顺空中,为甘露山泽敷布”:描述天地间阴阳的和谐,甘露滋润山川,寓意自然的恩惠。
  • “点点如膏利益,洗灭妖氛”:细雨如油脂般滋润,洗净了不好的气氛,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造化天地神功,扰扰浮生几人悟”:强调自然的伟大,而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却难以理解其深意。
  • “乾坤美泽恩沾溥”:宇宙的恩泽是广泛而丰厚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 “滋生万物荣苏,增瑞庆兆民歌舞”:自然的复苏带来了丰收与欢乐,民众齐欢庆。
  • “五谷丰登,庶事康宁,遐迩安固”:描绘了一个丰饶安宁的社会景象。
  • “感上下和睦无为,敬礼玄元祖”:表达对天地和谐的感激与对先祖的尊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甘露,寓意滋养万物。
  • 拟人:自然的力量被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对生命的尊重,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诗人对宇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晨:象征新生与希望。
  • 风云:代表变化与无常。
  • 甘露:象征自然的恩泽与生命的滋养。
  • 妖氛:不好的气氛,象征着社会的混乱与困扰。
  • 五谷丰登:体现了丰收与安宁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甘露”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枯竭
    • B. 自然的恩惠
    • C. 不好的气氛
    • D. 人类的贪婪
  2. “五谷丰登,庶事康宁”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状态?

    • A. 贫困和动荡
    • B. 安宁与繁荣
    • C. 战争与冲突
    • D. 混乱与无序
  3. 诗中提到的“上下和睦无为”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 A. 追求名利
    • B. 自然与人和谐共处
    • C. 个人英雄主义
    • D. 纷争与竞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雨霖铃·清晨凝伫》都描绘了自然景象,前者更侧重于夜晚的静谧与思乡情感,而后者则侧重于清晨的生机勃勃与和谐气氛。
  • 《静夜思》中李白对月光的描绘展现了思乡之情,而长筌子的诗则通过清晨的描写传递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为寿) 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朝中措 如梦令 翠微山居八首 琴调相思引(临别余干席上作) 浣溪沙(为五叔寿,三月二十六日) 鹧鸪天(王婉) 寿张守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磨开头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立字旁的字 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喧譫 卤字旁的字 砺带河山 褰裳躩步 恬不为意 沾沾自好 乐清 嫦娥奔月 伏地圣人 鬯字旁的字 从舅 毛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