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3:58
雨霖铃 春感
作者: 陈祖绶 〔清代〕
啼声悲切。是羁栖雁,带雨寻歇。
园林未识谁主,鹓俦鹤侣,翻轻离别。
曙后星明,怎不见钟动金阙。
只剩有牧唱椎讴,隐隐青山楚云阔。
繁华六代空提说。
叹古时霸气全销灭。
铜人高掌何处,仙乐里一场花月。
粥鼓饧箫,闲过清明,百六时节。
那知道风簸黄沙,又听胡笳咽。
这首词描写了悲伤的离别情景,伴随着雁群的啼叫,似在雨中寻求栖息之地。园林中不知是谁的主宰,像鹓鸾和鹤那样的伴侣,轻易地离开了。清晨的星光明亮,却不见金阙的钟声响起。只剩下牧人低唱,隐约可见青山与楚地的云雾。繁华的六代已经无从提起,感叹古时的霸气早已消逝。铜人操控的威风何在?在仙乐的伴奏中,只留下花月的幻影。粥和箫声,闲闲度过清明的节令,百六时节已过。谁能想到风吹起黄沙,又听见了胡笳的悲鸣。
陈祖绶(1634—1702),清代著名诗人,字梦阮,号小梅,又号惬庐,江苏常熟人。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含蓄。
本诗写于清代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人心浮动的年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叹。
《雨霖铃 春感》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慨。开头以“啼声悲切”引入,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接着通过羁雁与园林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渴望。“曙后星明”一句,暗示晨光中仍有未解的忧愁,而“只剩有牧唱椎讴”则转向对生活的另一种思考,隐隐约约的青山与楚云,使得情感更加深远与悠长。
诗中提到的“繁华六代”与“铜人高掌”,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反思,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权力的消逝,给人以警醒与思考。结尾部分通过“风簸黄沙”与“胡笳咽”,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未来的迷惘与对过往的追忆,极具感染力。
全诗通过对离别、历史变迁及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
诗中“羁栖雁”所象征的意义是?
A. 自由
B. 孤独
C. 富贵
“曙后星明”指的是什么时刻?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A. 铜人高掌
B. 鹓俦鹤侣
C. 风簸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