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4:21
过丹阳
作者: 吴融 〔唐代〕
云阳县郭半郊坰,
风雨萧条万古情。
山带梁朝陵路断,
水连刘尹宅基平。
桂枝自折思前代,
藻鉴难逢耻后生。
遗事满怀兼满目,
不堪孤棹舣荒城。
在云阳县的郭氏半山乡,
风雨萧条,感慨万古情怀。
山脉连绵,梁朝的陵墓路已断,
河水流淌,刘尹的故居已然平坦。
桂树的枝条自己折断,思念着往昔的年代,
藻鉴难觅,令后辈感到羞耻。
满怀遗事,目光所及皆是,
无法忍受孤舟停泊在荒城。
吴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过丹阳》写于作者游历云阳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景物与历史人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
《过丹阳》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反映出对往昔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云阳县郭半郊坰”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萧条的氛围,似乎是诗人孤独的心境在与自然对话。接下来的“山带梁朝陵路断,水连刘尹宅基平”,用地理景观勾勒出历史的变迁与沧桑,展现出人事如梦的感慨。
“桂枝自折思前代”一句,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叹息,桂树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其折断则暗示着对美好往昔的无奈丧失。随后的“藻鉴难逢耻后生”则更是点出后辈对历史的羞愧与无奈,寓意深刻。
最后两句“遗事满怀兼满目,不堪孤棹舣荒城”更是将孤独与失落感推向高潮,荒城不仅是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的写照。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士人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表达了对往昔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孤独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地点是?
诗中的“桂枝自折”象征着什么?
诗中的“孤棹舣荒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